長榮物流股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長榮物流股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小薯寫的 價值解密:透視企業的核心價值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疫情沒有好轉,貨櫃航運股持續強強滾,2607榮運資產題材發酵也說明:海運事業死裡回生,長榮海運股價3個月漲5倍. 巴菲特錯看了美國航空股走勢,而我卻錯看了台股航運股走勢。2603長榮給我的印象就是只跌不漲的股票。

輔仁大學 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金融碩士在職專班 韓千山所指導 薛竣綸的 台灣三大貨櫃海運公司之評價 (2021),提出長榮物流股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貨櫃海運、長榮、陽明、萬海、現金流量折現法、企業評價。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李昀寰所指導 許淑莉的 媒體曝光度與財務指標對航運股報酬之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新冠肺炎、媒體曝光度指標、財務指標、因子模型的重點而找出了 長榮物流股價的解答。

最後網站為什麼長榮、陽明還會漲?世界最大貨櫃輪商:訂單真的很滿則補充:原因來自陸運物流營收業務大增,以及客戶出乎意料的爭搶櫃位。以股價表現而言,自從2014年起,馬士基走勢幾乎都比長榮來得堅挺,但從去年初股市反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長榮物流股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價值解密:透視企業的核心價值

為了解決長榮物流股價的問題,作者小薯 這樣論述:

  「價值投資」在現今大幅波動的股市仍然長青,在於其真知灼見—「在股價遠低於企業合理價值入市」,仍是有效戰勝大市的投資法,但市場資訊繁多,估值工具複雜,投資者宜先了解企業的核心優勢,才作估值。   會計行內人「小薯」,以多年編撰年報經驗,在其博客憑專業分析公司業績及合理價的文章深獲網民歡迎。首本著作《年報解密》將年報化為推理小說,從蛛絲馬跡看清賬目真假、公司優劣,現再於新作《價值解密》透視企業的核心價值,從年報財務資料及其他未能量化的因素中,掌握如何分析業務核心優勢及企業前景等,從而揭示上市公司真正具質素之價值所在。   近年科網巨企當道,小薯亦分享如何洞悉新經濟股的核

心價值。例如Amazon雲業務只佔集團收入約10%,為何卻應視之為集團主業務?阿里巴巴、京東與拼多多這電商三雄,為何宜先了解各自客源、業務架構,掌握公司質素後才可為其估值?投資者亦可透過「部分總和估值」的概念,得知巨企如騰訊及阿里巴巴不同業務的估值。   懂得正中公司核心價值之處,從年報分析業績、評估業務前景及管理層表現,再估算其業務價值所在,方可發掘股價遠低於合理價值的企業,洞悉先機適時出手,賺取可觀回報。

台灣三大貨櫃海運公司之評價

為了解決長榮物流股價的問題,作者薛竣綸 這樣論述:

對於海運業之評價,相關歷史文獻多表示依其經營特性,以本益比法評估較為準確,但其對於虧損期間及突然爆發的獲利則無法提供有效的評估結果。根據各種評價法的特性,本研究選擇以現金流量折現法對貨櫃海運公司評價,但現金流量折現法在虧損期間無法適用,且營運結果的不穩定也會影響評價結果。考慮貨櫃海運經營特性,本研究採取幾種調整措施,包含現金流平滑化、成長率的加權平均預估,並納入淨值等關鍵因子做為調整。改良現金流量折現法除了能對於虧損期間的價值論述,也能在獲利驟變的情形下提供較合理的評價結果。本研究針對國內三大貨櫃海運公司財務資料分析發現,由於海運業景氣長期低迷,公司的淨值和歷史股價有高度關聯性。如果以202

1年Q3以前共59季來進行股價配適,淨值法的權重可高達90%以上,而現金流量法可以協助捕捉近一年航運業的股價大爆發。如果以2021年Q3以前共16季的歷史股價來進行配適的話,則使用平滑調整的現金流量折現法的權重會提高。除此條件外,長期的平滑化現金流對於價值評估的準確性較高,其評價結果可供投資人在不同的營運結果下參考。

媒體曝光度與財務指標對航運股報酬之分析

為了解決長榮物流股價的問題,作者許淑莉 這樣論述:

長久以來股票報酬波動一直是社會投資大眾所關心的現象。尤其自2020年至2021年間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受到嚴重衝擊,改變人們消費型態,創造出網購、宅經濟商機,倉儲物流大量需求,台灣股市航運類股股票也成為投資人追逐項目。本研究主要透過主成分分析將Google Trends與新聞媒體檢索組合成媒體曝光度指標並建立財務指標結合Fama-French因子模型來探討疫情期間航運股股票報酬的影響因子。實證結果發現,Fama-French五因子中的市場因子、淨值市價比因子、投資因子及Carhart四因子,對股票報酬具解釋能力。此外,公司媒體曝光度及財務指標,對公司的股票報酬

是顯著且是正向影響,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投資人可藉由這二項指標來決定是否進場買進航運股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