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門票價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阿里山門票價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浩鋮寫的 窮開心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柳婉郁所指導 嚴今君的 遊憩衝突與遊憩偏好之研究 (2019),提出阿里山門票價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擁擠、遊憩衝突、旅遊意願、願付價格、選擇試驗法、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資源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王兆桓、林鴻忠所指導 王美娟的 太平山森林生態系服務功能效益評估 (2017),提出因為有 太平山、森林生態服務系統、供給功能、調節功能、支持功能、文化功能、條件評估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重點而找出了 阿里山門票價格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阿里山門票價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窮開心

為了解決阿里山門票價格的問題,作者李浩鋮 這樣論述:

  「午靜攜侶尋野菜,黃昏抱貓向夕陽」,這種尋常的快樂,是為「窮開心」。   我們總是心太急,怕被別人趕超,怕被時代拋棄,習慣生活在別人的人生觀裡,卻忘了做好自己。很慶倖能來到臺灣,見識到這裡的百姓,守著十坪小店,鍋、碗、瓢、盆圍著轉,日復一日,慢慢終老,其實快樂和幸福源自於你的內心,即便清貧也是開心。

遊憩衝突與遊憩偏好之研究

為了解決阿里山門票價格的問題,作者嚴今君 這樣論述:

現今森林遊樂已是台灣相當熱門的休閒活動之一,然近年過多的遊客導致有限的遊憩區中越發擁擠,亦會提高遊憩衝突發生的機率,進而影響到遊憩品質,本研究以溪頭自然教育園區為研究地點,分析遊客於溪頭園區受到干擾的來源與程度,區分不同遊憩衝突之類型,並進一步分析遊客對遊客數量及森林距離屬性之偏好,及避免潛在衝突之旅遊意願與願付價格,最後本研究分析遊客對遊客數量、森林距離及森林林型偏好之影響因素。本研究主要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園區內之遊憩衝突程度輕微,遊客感受到較強烈的干擾主要來自進行團康遊戲、隨地休息以及工作之遊客,且園區同時存在內團體衝突與外團體衝突,然而外團體衝突之情形較為明顯,隨地休息、工作者及野餐/

野炊者為需多加控管的對象,避免其對遊憩體驗帶來負面影響。多數受訪者喜愛遊憩區為少量遊客,而非擁擠之森林環境,特別是未婚、教育程度較高、職業為軍公教或學生等族群,而情境選擇之結果中,約有六成的受訪者會選擇前往較遠的森林遊玩以避免潛在遊憩衝突,遊客對少量遊客之森林願付價格最高。本研究亦發現不同社經背景的遊客,其遊憩衝突與遊憩偏好亦不同,在遊憩衝突方面,職業為工業及其他、教育程度較低的遊憩,其所感受到的干擾程度較強,遊憩偏好部分則以年齡及教育程度兩項社會屬性對遊憩偏好之選擇具顯著影響,而部分遊憩偏好之因子會對遊憩衝突產生影響,遊客最喜歡的溪頭景點、最常前往森林距離與偏好林型之差異,皆會對遊憩衝突感受

造成顯著差異,且當遊客受到之遊憩衝突感越強,其重遊意願越低,兩者間呈負向影響。故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建議溪頭園區應妥善控管遊客數量,避免過多的人潮降低遊憩品質,使遊客選擇前往其他鄰近森林景點遊玩,遊憩衝突方面則應加強遊客之行為宣導,並固定維護整修之時段,提升整體遊憩品質,最後亦建議園區以不定時之門票優惠平衡淡季與旺季之遊客數量、降低園區之擁擠程度。

太平山森林生態系服務功能效益評估

為了解決阿里山門票價格的問題,作者王美娟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係為瞭解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生態系服務內容與其為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各項經濟價值及生態價值,作為林業單位研擬林業政策及經營森林遊樂區管理策略之參考。本研究依據生態系暨生物多樣性經濟學(TEEB,2011)對於各種生態系服務之功能分類將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生態系服務功能分為供給、調節、支持及文化四大類功能,利用條件評估法進行其服務功能之經濟價值評估。本研究以問卷方式詢問遊樂區內遊客385位及全國抽樣民眾385位(有效樣本數),推估結果為遊樂區內遊客對於森林的供給、調節、支持與文化功能的願付價格(WTP)分別為498.35元、658.70元、619.57元、368.58元;全國民眾對

於森林的供給、調節、支持與文化功能的願付價格(WTP)分別為343.20元、526.51元、485.62、302.05元。透過民眾之願付價格,以太平山遊客總數推估之太平山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森林的供給、調節、支持與文化功能之價值分別為1.60億元、2.12億元、1.99億元、1.19億元。另以各功能之WTP進行比較,可得知遊樂區內遊客及全國民眾對於一般民眾對於森林可調節氣候與空氣品質、淨化水質調節流量、吸收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效應、建立緩衝區防止天然災害等之調節功能有較高度的認同,也願意支付較高的價格來支持維護該功能,而對於森林有藝術及文化影響力、對學術研究有所貢獻、提供些休閒、遊憩、運動及環境教

育場所等功能的認同度較低,導致願付價格普遍偏低,有可能是因蹦蹦車、文史館因多次颱風災害正在修復中無法親身體驗瞭解林業歷史文化,也有可能是因為民眾認為此部分功能已支付遊樂區入場門票,也導致願付價格偏低。而四種森林功能全國民眾之願付價格均較遊樂區民眾較低,推估原因應該是全國民眾之受訪者有將近76%未到過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對於太平山並無深度了解及體驗經驗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