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大研究所在職專班112放榜名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孫志麟所指導 洪秀枝的 師範學院自籌經費籌措策略之個案研究 (2003),提出高師大研究所在職專班112放榜名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籌經費、財務管理、籌措策略、個案研究。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師大研究所在職專班112放榜名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師範學院自籌經費籌措策略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高師大研究所在職專班112放榜名單的問題,作者洪秀枝 這樣論述: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九十二學年度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孫志麟 博士 論文名稱:師範學院自籌經費籌措策略之個案研究 研 究 生:洪秀枝 【摘 要】 世界各國大學需要自籌經費,已是一種共同的發展趨勢。近年來,台灣的大學校院不斷擴增,導致教育資源產生排擠效應,嚴重影響教育品質的提升。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的方式,探討師範學院經費籌措策略之運用,分析經費籌措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同時提出因

應對策。本研究兼採文獻探討、文件分析、實地觀察和深度訪談等方法,並以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為對象,進行個案研究。首先,對國立大學校院財務管理制度發展背景及自籌經費績效進行分析,釐清自籌經費籌措策略之重要性。其次,根據深度訪談結果,探討個案學校自籌經費的策略與困境,以及對經費籌措未來的展望。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籌經費之籌措提出若干建議,以供行政決策之參考。 本研究獲得以下的暫時結論: 一、在現有的政府政策及法令規章下,國立大學校院自籌經費所衍生的一般性難題有:(一)徒具虛名的學雜費政策,壓制學校自籌經費收入;(二)政府補助雖不以自籌能力高低而

有所調整,惟仍造成學校疑慮;(三)政府應制訂合宜的配套措施,而不是一味防堵;(四)校務基金雖增列投資專章,但管理機制仍未臻完備;(五)校園再造的觀念未普遍形成,既有資源無法充分利用,影響財源的創造。 二、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籌經費之績效現況:(一)92年度自籌經費比率37.17%,超過教育部設定33%的最高目標;(二)自籌經費以學雜費收入為最大宗,建教合作與捐贈收入亦呈現成長趨勢;(三)財務結構雖然良好,但仍有再提昇的空間。 三、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為自籌經費所運用之籌措策略計有:(一)增設系所,開啟契機;(二)擴展推廣教育領域;(三)踏出產學合作的第一步;(

四)啟動募款機制;(五)賦予閒置館舍新生命;(六)節省經費的共識。 四、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籌經費籌措過程所遭遇的困境包括:(一)來自政府機關的困境:包括法令缺乏彈性、行政效率不彰、配套措施不周延、齊頭式的補助與要求、缺乏政府的支持等項。(二)源於學校本身的困境:包括先天體質纖弱、傳統制度舊思維、法令規章的限制、募款不易、保守觀念與傳統包袱、教學負ü85;重、欠缺經營理念等項。 五、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對自籌經費之籌措策略的未來展望,標榜以創新思維追求學術特色,以及採取多元化的經營策略等。這一所超過百年的老校未來將持續發展具有創意的籌措策略,加速建立募款及投資

理財等機制,並注意合理的節稅方法。此外,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亦積極申請改制為教育大學,未來可期,惟教育部的態度,仍須進一步觀察。 根據以上之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俾供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主管機關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一、對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的建議:(一)為增加學費收入,可適度擴大招生,增設具有特色的系所,並調整系所面臨困境的班組;(二)積極尋找利基,與企業建立伙伴關係,同時以學術特色發展推廣教育,落實終身學習,擴展E學習計畫與非同步遠距教學學位化,並適時配合增加預算編列彈性;(三)加強建教合作,促進產學合一;(四)設置開班審議機制,尊重專業,充分授權;

(五)強化募款機制,增進財務效能;(六)建立投資機制,實現專業專責;(七)整修邊緣空間,推動校園再造;(八)轉化傳統思維,加強經營理念。 二、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一)落實學雜費自由化政策,增加學校自籌經費的空間;(二)擬訂自籌比率和政府補助比率之合理機制;(三)儘速核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修正草案」據以執行;(四)研訂募款監督機制、節稅規定、鼓勵多角化經營,以促進自籌財源的均衡發展;(五)積極辦理大學校院經營研討會,以提昇教育品質,追求卓越。 三、對後續研究的建議:(一)深入探究國立大學校院自籌經費之績效;(二)擴大探討其他六所不同區

域師範學院之自籌經費;(三)持續追蹤轉型中的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未來發展與變化;(四)檢視自籌經費與教育品質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