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船入港實價登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北大學 都市計劃研究所 張容瑛所指導 洪茹薇的 政府、青創社群與策略性地方塑造(Place-making):以基隆正濱漁港為例 (2020),提出高雄大船入港實價登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方塑造、青創社群、邊緣空間、結盟、媒體力量、正濱漁港。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謝登旺所指導 楊維真的 地方節慶活動與無形文化資產保存之研究-以2014年鷄籠中元祭為例 (2014),提出因為有 節慶活動、無形文化資產、鷄籠中元祭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雄大船入港實價登錄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大船入港實價登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政府、青創社群與策略性地方塑造(Place-making):以基隆正濱漁港為例

為了解決高雄大船入港實價登錄的問題,作者洪茹薇 這樣論述:

既有都市再生文獻,多以明星城市或具文化經濟潛力之棕帶空間為研究個案,聚焦探討政府由上而下主導的大型旗艦計畫之作用,最後經常指向不動產導向都市再生的批判;晚近文獻,則逐漸轉向由下而上力量的觀察,關注日常生活、地方感(sense of place)與地方塑造(place-making)的拼裝動態。整體而言,既有文獻存在三個缺漏。第一,相對忽略都市邊緣空間的再生過程;第二,某程度落入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二元論辯;第三,對於新媒體於都市再生的角色,理解有限。爰此,本研究以2010年代中期以來的基隆市正濱漁港為經驗個案,企圖探討幾個研究問題。首先,促使萎縮海港城市(基隆)的邊緣空間(正濱漁港)引起關注

,並且展開後續一連串都市再生倡議及社群動員的契機為何?其次,正濱漁港地方塑造的過程中,政府的角色為何?透過何種政策論述或策略動員,影響地方發展經驗?再者,青創社群的自我組織及動員方式為何?如何嵌入在地社群?引發效應為何?此外,在網際網路興盛的時代下,媒體角色為何?如何影響地方塑造的路徑?最後,地方如何被影響?實質地景與都市功能產生何種轉變?對地方長遠發展存在什麼問題與挑戰?本研究採質性個案研究方法,進行為期一年(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的田野調查及相關資料收集分析,研究發現:(1)基隆正浮現一種新治理策略,強調以「共」為核心,不同於既有二元對立途徑的策略性結盟模式;(2)透過策略性結盟

模式,正濱漁港逐漸從邊緣空間轉而成為促成都市再生的關鍵樞紐,背後邏輯則是透過實質地景改變去帶動人際網絡的連結動員;(3)媒體,尤其是自媒體與新媒體,乃是地方塑造過程中,動員人、金錢、行銷宣傳的重要媒介;(4)然而,以「共」為核心的結盟治理文化,存在質變可能性,埋下結盟不穩固隱憂,具體呈現在觀光效益伴隨的過度期望、行動者間信任危機、人脈關係的拿捏;(5)透過改變實質地景塑造地方新意象,雖已初步凝聚社群意識並擾動地方再生的可能性,然而,若過度迎合觀光者的凝視,可能僅是導向地方意象塑造,而不必然促成地方的實質發展。關鍵字:地方塑造、青創社群、邊緣空間、結盟、媒體力量、正濱漁港

地方節慶活動與無形文化資產保存之研究-以2014年鷄籠中元祭為例

為了解決高雄大船入港實價登錄的問題,作者楊維真 這樣論述:

臺灣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在面對先人豐碩文化遺產時,不僅要用心地保存,更要將它發揚光大。鷄籠中元祭具有一百六十年歷史,分別在2001年被交通部觀光局訂為臺灣十二大節慶之一、2008年又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為「文化資產」之重要民俗項目。因此如何使無形文化資產延續下去,是需要考量到保存與應用,而其保存的動作也不應只是消極性的保護與記錄,或做一些教育與宣傳的動作而已,更要掌握其歷史脈絡,加以思考應予何種樣貌呈現以恢復及經營文化資產,以保存一個地方的文化價值。雖然鷄籠中元祭不是臺灣僅存的中元普渡活動,卻是臺灣節慶中重要民俗活動之一,應值得保存下來。故本研究希望透過文獻分析與訪談法,來探討「鷄籠中

元祭」保存問題,了解公、私部門如何利用地方節慶活動推動鷄籠中元祭的保存、傳習與再利用,並提出對未來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