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習性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鯨魚習性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香川茂寫的 冰海小鯨:兒文經典新版再現 和劉克襄的 座頭鯨赫連麼麼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大翅鯨來了:圓一個人與鯨自由相遇的夢也說明:與鯨豚共游,最需要的是對鯨類生態習性的瞭解與尊重。科學家目前普遍理解的大翅鯨遷徙情形是,冬季在赤道一帶海域避冬、哺育幼鯨,春季陸續往北移動,夏季抵達極地一帶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語日報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鄭麗榕所指導 許玉欣的 傳說、利用與保育:近代臺灣海洋史中的鯨豚 (2021),提出鯨魚習性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鯨豚傳說、捕鯨、漁業史、海洋史、海洋文化、海洋保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江寶釵、謝明勳所指導 楊政源的 海洋文學在台灣文學場域的興起──以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為觀察核心 (2011),提出因為有 臺灣文學、臺灣海洋文學、廖鴻基、夏曼.藍波安、朱學恕、海洋教育、海洋文學教育的重點而找出了 鯨魚習性的解答。

最後網站《白鯨傳奇》:大海是不可忤逆的真諦| 魯皓平 - 遠見雜誌則補充:本書所描繪的,便是主角一行人在外海時,遭遇巨鯨「莫比迪克」後所發生的故事,對於當年的補鯨產業、補鯨文化、鯨魚習性與歷史有著完整生動的介紹,在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鯨魚習性,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冰海小鯨:兒文經典新版再現

為了解決鯨魚習性的問題,作者香川茂 這樣論述:

乘著極光的祝福,我把這一生渡過的海都讓給你── 卡魯克的海,從現在起就是塞特羅的海了。 你要維持抹香鯨的榮光,當個英勇的鯨魚王!   少年抹香鯨如何克服重重考驗、完成心靈壯遊?   兼具文學性、知識性與生態觀.最激勵人心的成長小說   抹香鯨塞特羅在月神和海風的見證下誕生,等到他的胸鰭和尾巴夠強壯了,便跟著爸爸遠渡險惡的巨浪海,到達南冰洋。歷時五個月的艱辛壯遊,使得小抹香鯨的身體和意志力都鍛鍊得更堅強。而他即將延續父親的意志,傳承抹香鯨的榮耀。 本書特色   一場挑戰自我的壯遊   一段父子交心的旅程   ◎ 榮獲日本野間兒童文學獎   ◎ 什麼是「龍涎香」?鯨魚真的會噴水

嗎?鯨魚愛吃什麼?——了解鯨魚習性、生態的極佳入門書   ◎ 兼具文學性、知識性與生態觀   ◎ 溫馨父子情 + 勵志成長故事   ◎ 網友懷念絕版經典好書 名人推薦   《冰海小鯨》用生動且擬人化的描述,讓大人與孩子都可以從這個精采的故事中關心鯨魚,進而關心這個看似廣闊卻又脆弱的海洋。——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一本好書必須是文字和插圖都正確,站在事實基礎上,刺激讀者想像力、並且能激發求知慾。《冰海小鯨》正是具備這些要素的好書,所以受到讀者的喜愛和動物學家的推荐。—張東君(科普作家,本書審訂者)   本書透過鯨魚生態的書寫,描述在成長的旅程中,逆境與挑戰帶來了承擔的智慧

和無畏的心靈。全書壯闊優美,是開啟少年心靈的最佳讀物。——徐國能(作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傳說、利用與保育:近代臺灣海洋史中的鯨豚

為了解決鯨魚習性的問題,作者許玉欣 這樣論述:

鯨豚在現今作為海洋生態的指標生物,但除此之外,臺灣為一擁有豐富鯨豚生態的海島,在島嶼歷史中,人們對鯨豚的認識、互動與利用,同樣能作為海洋文化與觀念的展現。本論文欲於近代臺灣海洋史中加入非人動物的視角,檢視鯨豚在近代初期、日治時期與戰後的歷史脈絡下,所反映而出的傳說、利用與保育三種面貌,並以此透視長時間下,鯨豚、海洋觀念上的變化與意義。在日治時期以前,臺灣並無發展出商業性的捕鯨活動,不過作為一個海島,與鯨豚的相遇早在荷治時期,就已悄悄反映在鯨油貿易蹤跡當中。而至19世紀開始,地方志、遊記以及在臺西方人的紀錄中出現鯨豚的身影,並有如漢人對鄭成功與大鯨的傳說想像,以及原住民族中的鯨豚傳說,再再反映

了人們對巨大而神祕的鯨豚印象,以及寄託於鯨豚的海洋情懷。日治時期,隨著日本母國捕鯨文化與技術的帶入,臺灣的鯨豚資源被有計劃的調查與捕撈。自1913年起,南灣(大板埒)開展捕鯨業,鯨豚被視為經濟性動物,直至1943年,大板埒捕鯨結束,總共捕獲多達800頭的鯨豚。日本母國的捕鯨文化和技術,影響了臺灣對鯨豚與海洋的觀念,鯨豚成為可以大量捕撈的商業海洋資源,更從中可見捕鯨業與日本的關係,呈現高度仰賴母國的日本內地人漁業性質;再者,在大量被捕撈的座頭鯨數量中,也反映了臺灣的海洋生態史。戰後臺灣在漁業增產、地方經濟利益下,重新恢復捕鯨業,並持續將鯨豚作為經濟性動物來利用,分別在1950年代與1970年代開

展,前者為位於香蕉灣的沿海捕鯨、後者則進行遠洋工船式捕鯨。1980年代,隨著保育觀念以及美國壓力影響下,臺灣政府於1981年公布停止商業捕鯨,但直至1990年澎湖沙港事件後,鯨豚才正式納入保育法令當中。1990年代,在鯨豚保育觀念的開展,以及對本土的關懷下,鯨豚書寫興起,同時鯨豚成為了海洋國家的象徵,代表著保育與本土的觀念,重新定義了鯨豚對人、以及臺灣島嶼的意義。17世紀的鯨油、以及19世紀開始直至1990年代末之間,鯨豚在臺灣島嶼上的變化,作為檢視海洋生態與海洋觀念歷程的意義,與此同時,更反映了島嶼複雜而多元的海洋與海洋文化史脈絡。最後,從臺灣島上的鯨豚歷史,吾人也可再思臺灣與海洋、環境的關

係。

座頭鯨赫連麼麼

為了解決鯨魚習性的問題,作者劉克襄 這樣論述: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劉克襄將自己化身為一頭鯨魚,想像這種龐大生物如何在海裡生活,並以一頭鯨魚的心理去思考事情。 為了寫作這部小說,作者蒐集有關鯨魚的資料,觀察鯨魚擱淺的行為、推測其原因,學習潛水、感受水流。自然界殘酷的現實,使作者在本書中透露出對世事極端冷靜而宿命的態度。 本書原屬「小說館」,現重新排版、設計封面,收入「勵志館」系列。作者特為本書撰寫新序,封面折口並附座頭鯨小檔案,書中另有十三幀手繪插圖,為了解鯨魚習性、生態的極佳入門書。

海洋文學在台灣文學場域的興起──以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為觀察核心

為了解決鯨魚習性的問題,作者楊政源 這樣論述:

如果文學是現實的反映,生活的寫照,以臺灣四面環海的自然環境,理當擁有豐富的海洋文學作品。但是回顧臺灣戰後文學史,遲至1990年代,「海洋文學」一詞才被人普遍討論、接受,為什麼呢?而1990年代後的海洋文學作家又是憑藉什麼可以凌越之前的海洋文學作品,立竿建府,劃出自己的地盤?反之,1990年代前的海洋文學作家又為什麼無法走出自己的路,僅能廁身在許許多多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之中?最後,我們不禁要反身自省:這樣的文學風潮、文化潮流,究竟是全民運動,還是文學界、文化界的世紀末煙火?職是,本研究依循這樣的思維理路探尋可能的原因。第一章依例為對研究的動機、方法、架構等予以說明,方便讀者按圖索引,了解本研究

的研究進程與思路。第二章則是從教育現場檢視目前高中職階段海洋文學教育的實況,藉以反思目前海洋文學教育的得失,進而檢討海洋文學在這條罅隙上的彌縫與不滿。與前行研究者不同,本研究不僅跨出1990年代、跨出專著作品的研究,還涉入1950年代的《海洋生活》雜誌,以期描繪出更完整的海洋文學史輪廓。第三章以朱學恕、廖鴻基與夏曼.藍波安三位在文學獎發跡的海洋文學作家為例,說明文學獎中海洋文學的合法化進程,了解海洋文學如何在既有的文學環境中取得文學獎評審的認同,進而在文學場域內藉文學獎迅速累積各項資本。第四、五兩章則以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這兩位海洋文學的最耀眼的明星作家為例,探討他們得以在1990年代崛起的原

因,找出他們成功的寫作策略。最後,則是本研究的研究結果與筆者對於海洋文學研究後的觀察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