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路二段137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央大學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李力庸所指導 林玉穎的 戰後臺灣第一期農地重劃的實施與影響── 以桃園新屋蚵殼港地區為例 (2020),提出黎明路二段137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農地重劃、石門水庫、蚵殼港圳、桃園農田水利會、土地改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所 解昆樺所指導 張幗英的 摺疊臺北:楊德昌電影的符號多義性 (2019),提出因為有 楊德昌、臺北、隱喻、寓言、預言的重點而找出了 黎明路二段137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黎明路二段137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戰後臺灣第一期農地重劃的實施與影響── 以桃園新屋蚵殼港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黎明路二段137號的問題,作者林玉穎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戰後土地政策之一環農地重劃工作為主軸,探討1962-1971年度展開的第一期十年農地重劃政策,並選取桃園縣新屋鄉蚵殼港重劃區作為範例,分析農地重劃政策之正面效益、負面爭議,以及重劃前後對於重劃地區農民生活的影響。  本研究運用官方檔案、時人期刊、報章雜誌及地政單位所典藏之地籍資料,呈現蚵殼港地區的農地重劃實況。整體說來,農地重劃工作與1950年代推動之土地改革有相當直接的關聯性,同時農地重劃工作亦與地方水利建設關係密切,以桃園地區而言,石門水庫的興建與農地重劃工作息息相關,而在農地重劃工作結束後,桃園地區農地缺水問題獲得較為根本性的解決,並將各時期的水利建設功能進行整合,提升供水之效

能,也使水資源得以進行合理利用。  在缺失方面,農地重劃工作明顯地在準備時程、法令整備及經費運用方面有所弊病,這也是農地重劃工作推行之際,容易遭致反對聲浪之原因。就農地重劃計畫而言,第一期十年農地重劃是重中之重,是各階段農地重劃中完成最大重劃面積者,對後續農地重劃工作之推動,具有指標性意義。  以桃園縣新屋鄉蚵殼港重劃區的農民為例,論及農民對於農地重劃之看法,結論為歷經重劃時期階段相當艱辛,但時至今日則深感農地重劃之成果良善。整體而言,農地重劃過程之經濟壓力備感沉重,然而現今卻已全面提升了農地價值。

摺疊臺北:楊德昌電影的符號多義性

為了解決黎明路二段137號的問題,作者張幗英 這樣論述:

楊德昌一生拍攝了七又四分之一部電影,電影場景多環繞於臺北這座城市,藉著影像思考創作,加入自己對於臺北現代化過程的回憶、觀察與詮釋,再現1960-1990年代的臺北圖像。這七又四分之一部電影是楊德昌電影事業的完成,卻也是臺北城市影像考古的未完成,臺北這座城市仍持續生成。在德勒茲的哲學理論視角下,楊德昌的電影是他對於臺北的獨特思考,建構有關於臺北歷史的層積,也可以視為對於臺北的摺疊,電影中多義的符號觸發觀者思考與想像,讓臺北這座城市生成凹凸不平的皺褶,容納了更多的可能性。本研究採用作者論作為主要研究方法,發現楊德昌電影中往往出現重複的符號與主題:藉由鏡頭的反覆論述,豐富臺北的想像圖像外,亦穿透了

臺北的未來。本研究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首先,將從微觀的電影符號進行分析,然而並非單只是針對各部電影的符號「共性」,而是自重複發現差異,挖掘符號能夠觸發觀眾思考與想像使文本產生延異;接著是探索楊德昌電影的寓言/預言性,符號多義性使得電影文本整體具有寓言性,自寓言中尋得電影主題的線索,並從中聯繫有關於臺北未來的預言。楊德昌的電影文本皆具有豐富的符號隱喻,符號的多義性引發觀者思考,在皺褶中文本閃現對於未來發展的靈光。另一方面,楊德昌以臺北人觀看臺北、思索臺北、創作臺北,最後回應至己身,以一個臺北人的身分完成了自我應驗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