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台南市長選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2014台南市長選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育典寫的 憲法(11版) 和許育典的 憲法(10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縣市長選舉提前開打高雄台南藍綠兩樣情 - 人人焦點也說明:民進黨在這兩市提名就幾乎相當於當選,因此對綠營參選人而言,真正的決戰是在今年而非2018年。高雄、台南政治生態如何?民進黨哪位選將會笑到最後?國民黨的選情會不會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元照出版 和元照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陳明通所指導 洪耀南的 預測市場運用與實證-以2014台灣縣市長選舉預測為例 (2014),提出2014台南市長選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預測市場、民意調查、準確度、縣市長選舉。

最後網站黃偉哲、謝龍介空戰力曝光網路數據揭露謝龍介「這弱點」 | 政治則補充:年底台南市長選戰,國民黨台南市議員謝龍介表態參選,民進黨現任台南市長黃偉哲則追求連任。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昨(23)日分析雙方臉書粉絲專頁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014台南市長選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憲法(11版)

為了解決2014台南市長選舉的問題,作者許育典 這樣論述:

  ◎憲法貴在實踐,憲法教育是實踐的基礎。因此,本書期許全民都能看懂,奠立全民憲法教育的基石,養成全民的憲法認知與憲法感情,並對台灣邁向自由民主法治的憲政國家,做出可能的貢獻。   ◎本書就是作者在「白話憲法」理念下的嘗試,整本書總共分成六個部分,分別為:第1編憲法總論、第2編憲法基本原則、第3編基本權總論、第4編基本權各論、第5編國家組織論、第6編基本國策論。   ◎最新版嘗試讓閱讀者能在淺白的文句中,養成一定程度的憲法涵養,並將國內外重要的憲法學文獻融合入本書各段的論述,藉此提升閱讀者憲法學的深度,且對焦在這兩年新增的大法官解釋,適當整合在本書各個章節之中,而且將最

新公民投票法修正的相關內容,完整的加以補充與論述,期待本書以最新的面目與讀者相遇。

2014台南市長選舉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FB「飛碟聯播網」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youtube「觀點」揮文看社會 每週二、四1900

一,政治武俠? 賴讚韓百年難得一見政治奇才
二,賴沒叫戰 是記者提問 媒體不應加油添醋
三,第一時間 韓:看了新聞再來評論好不好?
四,韓笑稱「我跟賴清德打就好」 自比令狐沖
五,越洋點名彰縣高市財政 柯文哲只會丟問題
六,為何舉債?錢花去哪?非法定社福開銷?
七,訪美生波 葛來儀、郭正光先後批評柯團隊
八,聯合社論:藍綠選戰主軸 看台灣原地踏步
九,電價凍漲 大選前恐怕都不漲 全民買單......
十,選戰、內耗、空轉 一路吵到2020 然後?

第二段,開放叩應:
●FB「飛碟聯播網」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youtube「觀點」揮文看社會 每週二、四1900

一,務實台獨工作者參選總統 統獨2020對決?
二,國大立委市長院長 務實台獨工作做了啥?
三,蔡英文:我當總統一天 一國兩制不會發生
四,蔡言下之意 若誰當總統一國兩制會發生?
五,台南小勝3000票 民進黨大吹守護台灣民主
六,韓國瑜:別搬出「民主聖地」肉麻當有趣
七,狂打恐嚇牌 小選舉僅小勝 大選舉恐大敗
八,鄭世維、國旗飛揚 余天、民進黨旗 怎麼辦
九,身分證有無國旗爭議 真正重點在國家認同
十,韓國瑜、賴清德心中的「國家」是同一個?

●開放叩應
兩岸關係 統獨議題 飛碟晚餐叩應全球開講

第三段:
●0319每日一句:
打臉自貿區 國發會:台灣已是自由貿易島

●狗吠火車,2019-0319-205-2三一九槍擊
2004轉眼十五年 記得三一九槍擊案 幾希
2014轉眼五年 蔡總統特定媒體吹捧太陽花
幾年後回頭看賴參選 猶如三一九、太陽花

按讚【觀點】
FB: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ewpoint
訂閱【觀點】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預測市場運用與實證-以2014台灣縣市長選舉預測為例

為了解決2014台南市長選舉的問題,作者洪耀南 這樣論述:

雖然民意調查是目前預測選舉結果常見的方法之一,但近年來預 測市場逐漸成為另一種的預測機制,並有許多文獻比較預測市場與民 意調查兩者的準確度。本論文根據未來事件交易所的交易資料和本研究彙整的民調資料, 分析預測市場對台灣 2014 年縣市長選舉預測結果,並對比預測市場 和民調機構對於此次選舉的預測。本研究發現:對當選人預測合約,預測市場的加權平均價格對當 選比率在統計上有顯著正向影響,並且在統計上相當程度可表示為候 選人當選之機率。再者,根據正確率、精準率等指標,預測市場對當 選人預測的能力均高於民調機構。對得票率的預測,預測市場的預測 能力在選前28天或選前10天皆高過民調機構,而且預測市場

的預測準 確度會隨著合約到期日的接近而逐漸增加。不過,本研究也認為民意調查的優點在於可以協助研究者進行變 項的相關分析,民調資料資訊均會影響預測市場,故二者同時運用相 互增強功能。

憲法(10版)

為了解決2014台南市長選舉的問題,作者許育典 這樣論述:

  .憲法貴在實踐,憲法教育是實踐的基礎。因此,本書期許全民都能看懂,奠立全民憲法教育的基石,養成全民的憲法認知與憲法感情,並對台灣邁向自由民主法治的憲政國家,做出可能的貢獻。   .本書就是作者在「白話憲法」理念下的嘗試,整本書總共分成六個部分,分別為:第1編憲法總論、第2編憲法基本原則、第3編基本權總論、第4編基本權各論、第5編國家組織論、第6編基本國策論。   .最新版嘗試讓閱讀者能在淺白的文句中,養成一定程度的憲法涵養,並將國內外重要的憲法學文獻融合入本書各段的論述,藉此提升閱讀者憲法學的深度,且對焦在這兩年新增的大法官解釋,適當整合在本書各個章節之中,而且將最新公民投票法修正的相

關內容,完整的加以補充與論述,期待本書以最新的面目與讀者相遇。 作者簡介 許育典   現 職   .台南市副市長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   .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ERCCT)諮詢委員   .澳門法學學術顧問委員   .中華民國憲法學會理事   .台灣教育法學會常務監事   .教育部法規委員   .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委員   .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冤獄賠償事件求償審查委員會委員   .台南市文化古蹟、公共藝術、地價評議、市地重劃、區段徵收、非營利幼兒園審議、私立學校諮詢、學校午餐輔導、長照機構爭議處理、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委員兼召集人   .

台南市廉政、都市計畫、教育審議、兒少保障、家暴防治、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兼副召集人   .台南市不動產估價師懲戒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南市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南市農地重劃審議協調會、長期照顧推動委員會委員   經 歷   .國立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國立成功大學當代人權暨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系主任   .國立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   .國立成功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主任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   .德國洪堡學術基金會研究獎學金(2006-2007)   .德國洪堡學術基金會資深學者研究獎

學金(2014、2018)   .國科會暨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研究獎助(2003、2004、2005)   .中華民國第47屆十大傑出青年   .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委員   .原住民族委員會法規委員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雲嘉南分會召集人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檢察署犯罪被害人補償覆審委員會委員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檢察署性騷擾防治委員會委員   .台南地方法院冤獄賠償事件求償審查委員會委員   .台南市法規審議、訴願審議、教師申訴、特殊教育、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委員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監事   .財團法人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   學 歷

  .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   .德國杜賓根大學宗教學院研究   .德國哥廷根及杜賓根大學教育學院研究   著 作   .Selbstverwirklichungsrecht im pluralistischen Kulturstaat.(Duncker & Humblot)   .憲法(元照)   .教育行政法(元照)   .人權、民主與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元照)   .為人民說人權故事(元照)   .從法治國家到人權保障的希望工程:以人權教育為中心(元照)   .基本人權與兒少保護(元照)   .基本人權與納稅義務:納稅者權利保護法逐條釋義(元照)   .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

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元照)   .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元照)   .大學法制與高教行政(元照)。   .學校法制與學校行政(元照)   .領域的教育法制與教育行政(元照)   .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基本權與特殊教育法制(元照)   .文化憲法與文化國(元照)   .文化基本權與多元文化國(元照)   .公民文化權、文化法制與古蹟保存(元照)   .多元文化下文創產業、娛樂產業與數位網路法制(元照)   .宗教自由與宗教法(元照)   .宗教團體、宗教法制與宗教教育(元照)   .宗教自由、宗教詐欺與比較法制(元照)   .同性婚姻、同性平權與宗教自由(元照) 獻 詞 十版序——

填補法治國黑洞的釋字第784號解釋 序 言——憲法作為人生的真善美 本書引註格式說明 第 1 編 憲法總論/1 §1 人、國家與憲法/1 壹、人、社會與國家/1 貳、法律、國家與憲法/1 §2 憲法、國家法、國家學與政治學/3 壹、憲法的概念/3 貳、國家法與憲法的區別/4 參、國家法的概念/5 肆、國家學、政治學與國家法的區別/6 §3 憲法的功能、特性與種類/7 壹、憲法的功能/7 一、保障基本權的功能/8 二、組織與限制國家權力的功能/8 三、維持國家運作秩序的功能/8 四、促進國家整合的功能/9 貳、憲法的特性/9 一、憲法的最高性/9 二、憲法的原則性/10 三、憲法的開放性/10

四、憲法的政治性/10 五、憲法的妥協性/12 六、憲法的固定性與機動性/12 參、憲法的種類/13 一、以獨立文書形式為標準/13 二、以修憲難易程度為標準/13 三、以制定機關為準/13 §4 憲法的制定、修改與變遷/14 壹、憲法的制定/14 一、制憲權的性質/14 二、制憲權的主體與程序/15 貳、憲法的修改/15 一、修憲的意義與必要/15 二、修憲的機關與程序/17 三、修憲的界限/18 四、修憲的方式/21 參、憲法的變遷/22 一、憲法變遷的意義/22 二、憲法變遷的原因/23 §5 憲法的解釋/25 壹、一般法律解釋的方法/26 一、文義解釋/26 二、體系解釋/26 三、

目的解釋/27 四、歷史解釋/27 五、比較解釋/28 貳、憲法解釋的特別方法/28 一、客觀解釋優先/28 二、憲法統一原則/28 三、和諧解釋原則/29 四、最大可能有利原則/29 五、合憲解釋原則/30 參、憲法解釋的界限/31 第 2 編 憲法基本原則/33 §6 民主共和國/34 壹、民主與共和概述/34 貳、國家形式的發展/34 一、傳統的類型/35 二、現在的類型/36 參、民主的概念與內涵/37 一、民主的概念/37 二、民主的內涵/38 三、戰鬥性的民主/43 肆、共和的概念與內涵/46 一、共和的概念/46 二、共和的內涵/47 §7 法治國/48 壹、法治國的發展/48

貳、法治國原則的概念與意義/50 一、從自由法治國到社會法治國/50 二、從形式法治國到實質法治國/51 三、法治國原則的實質意義/51 參、法治國原則的內涵/53 一、憲法的最高性/53 二、基本權的保障/54 三、權力分立原則/55 四、依法行政原則/58 五、法的安定性原則/61 六、比例原則/66 七、權利救濟的保護/69 八、國家賠償責任/71 §8 社會國/74 壹、民享與社會國/74 貳、社會國的發展/75 參、社會國的概念/76 肆、社會國的內涵/78 一、社會形成/78 二、社會安全/79 三、社會正義/79 伍、社會國的憲法規範效力/80 §9 多元文化國/82 壹、文化

國的發展/82 貳、多元文化國作為國家目標/84 參、多元文化國的內涵/87 一、國家中立性原則/87 二、國家寬容原則/90 肆、多元文化國的憲法規範效力/91 第 3 編 基本權總論/93 §10 基本權的發展與意義/93 壹、基本權的發展/93 貳、基本權的意義/95 §11 基本權的本質與法特徵/97 壹、自我實現、法秩序與基本權/97 一、自我實現作為基本權的本質/97 二、自我實現、多元社會與法秩序/98 三、基本權作為自我實現與法秩序的整合規範/98 貳、以自我實現為核心的基本權規範體系/101 一、我國憲法的基本權規範體系/101 二、概括基本權/102 三、特別基本權/10

2 參、自我實現作為基本權本質的法建構/103 一、主觀權利/104 二、客觀價值決定/104 §12 基本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106 壹、基本權的保護領域與保護法益/106 貳、基本權功能建構下的保護法益/107 一、基本權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107 二、基本權作為客觀法的功能/113 §13 基本權的主體/124 壹、自然人作為基本權的主體/124 一、基本權的權利能力/124 二、基本權的主張能力/127 貳、法人作為基本權的主體/127 一、私法人的問題/128 二、公法人的問題/129 §14 基本權的分類/132 壹、依基本權主體而分類/132 一、人權與公民權/132 二、自然

人權利與法人權利/133 貳、依基本權規範而分類/133 一、列舉規定/133 二、概括規定/133 參、依人民與國家的關係而分類/134 一、被動地位/135 二、消極地位/135 三、積極地位/135 四、主動地位/136 §15 基本權的適用範圍/136 壹、基本權的垂直效力/137 貳、基本權的水平效力/139 一、從水平效力到基本權第三人效力/139 二、基本權第三人效力在德國的適用/140 三、基本權第三人效力在我國的適用/143 §16 基本權的限制/146 壹、確定基本權的保護法益/147 一、解釋可能涉及的基本權內容/147 二、把所涉事實涵攝到符合的基本權/150 貳、基本

權保護法益是否受侵犯/151 參、從形式的規範面看限制的合憲性/153 一、憲法的直接限制:憲法保留原則/154 二、法律的限制:法律保留原則/154 三、憲法的內在限制:利益衡量原則/156 肆、從實質的手段面看限制的合憲性/159 一、特定公益目的的檢驗/159 二、必要性的檢驗/164 §17 基本權的救濟:違憲審查制度/167 壹、違憲審查制度的原由/168 貳、違憲審查制度的分類/168 一、集中型和分散型違憲審查/168 二、抽象與附隨的違憲審查制度/170 參、我國的違憲審查制度/171 一、憲法規定下的我國違憲審查制度/171 二、我國違憲審查制的聲請主體/172 三、我國違憲

審查制的聲請客體/173 四、我國違憲審查制的基本權救濟/175 第 4 編 基本權各論/179 §18 平等權/179 壹、平等權的保障原由/179 貳、平等權的保障範圍/179 參、平等權的主體/182 肆、平等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182 一、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183 二、作為客觀法的功能:客觀價值秩序的保護法益/189 §19 人身自由/192 壹、人身自由的保障原由/192 貳、人身自由的保障範圍/193 參、人身自由的主體/195 肆、人身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195 一、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防禦權的保護法益/195 二、作為客觀法的功能/201 §20 人民不受軍審自由/2

07 壹、人民不受軍審自由的保障原由/207 貳、人民不受軍審自由的保障範圍/207 參、人民不受軍審自由的主體/208 肆、人民不受軍審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09 一、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防禦權的保護法益/209 二、作為客觀法的功能:客觀價值秩序的保護法益/209 §21 居住自由/210 壹、居住自由的保障原由/210 貳、居住自由的保障範圍/211 參、居住自由的主體/212 肆、居住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12 一、刑事搜索/213 二、行政檢查/214 三、國防與軍事目的/214 四、緊急或重大公共利益/215 §22 遷徙自由/216 壹、遷徙自由的保障原由/216 貳、遷

徙自由的保障範圍/216 參、遷徙自由的主體/217 肆、遷徙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17 一、黑名單的問題/217 二、外國人的問題/218 三、役男出國的問題/218 §23 言論自由/219 壹、言論自由的保障原由/219 貳、言論自由的保障範圍/220 一、保障的理論基礎/221 二、保障範圍/223 參、言論自由的主體/226 肆、言論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27 一、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227 二、作為客觀法的功能/233 伍、從言論自由衍生的通訊傳播自由/234 §24 學術自由/239 壹、學術自由的保障原由/239 貳、學術自由的保障範圍/241 參、學術自由的主體/24

2 一、個人的基本權主體/243 二、團體的基本權主體/244 肆、學術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45 一、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防禦權的保護法益/245 二、作為客觀法的功能/249 §25 著作自由/256 壹、著作自由的保障原由/256 貳、著作自由的保障範圍/257 參、著作自由的主體/258 肆、著作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58 §26 出版自由/258 壹、出版自由的保障原由/258 貳、出版自由的保障範圍/259 參、出版自由的主體/260 肆、出版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60 一、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防禦權的保護法益/260 二、作為客觀法的功能:組織與程序保障的保護法益/2

64 §27 秘密通訊自由/265 壹、秘密通訊自由的保障原由與範圍/265 貳、秘密通訊自由的主體/265 參、秘密通訊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66 §28 宗教自由/267 壹、宗教自由的保障原由/267 貳、宗教自由的保障範圍/268 參、宗教自由的主體/270 肆、宗教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71 一、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防禦權的保護法益/272 二、作為客觀法的功能/276 §29 集會自由/282 壹、集會自由的保障原由/282 貳、集會自由的保障範圍/282 參、集會自由的主體/285 肆、集會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85 一、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防禦權的保護法益/285

二、作為客觀法的功能:國家保護義務的保護法益/288 §30 結社自由/290 壹、結社自由的保障原由/290 貳、結社自由的保障範圍/290 參、結社自由的主體/291 肆、結社自由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92 §31 生存權/294 壹、生存權的保障原由/294 貳、生存權的保障範圍/295 參、生存權的主體/295 一、墮胎的合法化問題/295 二、安樂死的許可問題/296 肆、生存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297 一、防禦權的保護法益/297 二、給付請求權的保護法益/300 §32 經濟上的基本權/302 壹、工作權/302 一、工作權的保障原由/302 二、工作權的保障範圍/302 三、

工作權的主體/303 四、工作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304 貳、財產權/307 一、財產權的保障原由/307 二、財產權的保障範圍/307 三、財產權的主體/308 四、財產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309 §33 權利救濟請求權/312 壹、權利救濟請求權的保障原由/312 貳、權利救濟請求權的保障範圍/312 一、司法上的受益權/312 二、行政上的受益權/315 參、權利救濟請求權的主體/316 肆、權利救濟請求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317 一、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防禦權的保護法益/317 二、作為客觀法的功能/321 §34 參政權/324 壹、參政權的保障原由與範圍/324 貳、參政權的

主體/324 參、選舉權/326 一、選舉權的意義/326 二、選舉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326 肆、罷免權/328 一、罷免權的意義/328 二、罷免權行使的限制/329 伍、創制與複決權/329 一、創制與複決權的意義/329 二、公民投票法作為創制與複決權的實現/330 §35 應考試及服公職權/335 壹、應考試及服公職權的保障原由與範圍/335 貳、應考試及服公職權的主體/336 參、應考試及服公職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336 一、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防禦權的保護法益/336 二、作為客觀法的功能:制度性保障的保護法益/337 §36 教育基本權/339 壹、教育基本權的保障原由/3

39 貳、教育基本權的保障範圍/340 一、教育基本權的概念/340 二、從教育基本權到國民教育法的落實/341 三、從教育基本權分析教育基本法的立法迷思/342 四、教育基本權保障範圍的釐清/344 參、教育基本權的主體/346 肆、教育基本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347 一、作為主觀權利的功能/347 二、作為客觀法的功能/350 §37 概括基本權/357 壹、概括基本權的保障原由/357 貳、概括基本權的保障範圍/358 一、程序基本權/359 二、隱私權/361 三、結婚權/362 四、姓名權/363 五、契約自由/363 六、名譽權/364 七、人格權/364 參、概括基本權的主體/

365 肆、概括基本權功能建構的保護法益/365 一、原權層次/366 二、憲法基本權層次/366 三、一般法律層次/367 四、人民權利層級化的實益/367 §38 人民的憲法義務/370 壹、憲法義務與法律保留/370 貳、納稅義務/370 一、納稅的意義與租稅法律主義/370 二、納稅義務的主體/372 三、稅法的合憲性審查/372 參、服兵役義務/373 一、服兵役的意義/373 二、服兵役義務的主體/373 三、服兵役義務與宗教信仰/373 第 5 編 國家組織論/377 §39 國家組織總論/377 壹、國家組織作為憲法的第二種結構/377 一、以國家權力為規範對象/377 二、

以憲法的基本原則為出發點/377 貳、民主共和對國家組織的要求/378 一、直接民主或間接民主/379 二、代議民主作為國民主權的實踐/380 三、法定代表原則的憲法確認/382 四、定期改選在我國的強調/383 參、法治國原則對國家組織的要求/383 一、水平權力分立的要求/384 二、垂直權力分立的要求/386 §40 總 統/388 壹、憲法對總統的雙重定位/388 一、內閣制、總統制與雙首長制/388 二、我國憲法的設定/389 貳、總統的產生/390 一、總統的選舉/390 二、總統的罷免與彈劾/391 三、總統的繼任與代行/392 參、總統的特別義務與特別權利/393 肆、總統的職

權/396 一、公布法令權/396 二、赦免權/397 三、授與榮典權/397 四、院際調節權/398 五、統帥權/398 六、締約宣戰媾和權/398 七、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399 八、官員任免權/399 九、覆議核可權/400 十、解散國會權/401 十一、國家緊急應變權/401 十二、國家機密特權/402 §41 行政院/405 壹、行政院的地位/405 貳、行政院長的產生方式/405 參、行政院的組織與決策/406 肆、行政院的職權/410 伍、行政院與立法院的互動關係/410 一、施政監督與國政共同參與關係/410 二、提案與審議關係/410 三、預算監督關係/411 四、決算監

督關係/411 五、覆議關係/411 六、倒閣關係/412 §42 立法院/413 壹、立法院的定位/413 貳、立法院的組成/413 參、立法委員的特別權利/415 一、言論免責權/415 二、不受逮捕權/416 肆、立法院的職權/416 一、立法權/416 二、預算審議權/417 三、人事同意權/418 四、行政監督權/419 五、對總統、副總統的罷免與彈劾提議權/422 六、憲法修正案提案權/422 七、中央與地方權限爭議解決權/423 伍、立法院行使職權的方式/423 一、議會不連續原則/423 二、議會自律原則/423 三、議事程序原則/424 §43 司法院/426 壹、司法院的地

位與職權/426 一、制憲者原意與憲政實踐/426 二、司法院的組織/427 三、司法院的職權/428 貳、大法官的職權/429 一、法令統一解釋權/430 二、憲法解釋權/430 三、違憲政黨解散權/430 四、大法官解釋的效力/431 參、司法獨立/431 一、法定法官原則/432 二、政治中立原則/432 三、法官的身分保障/432 四、司法預算獨立/433 五、法官自治/433 肆、司法權行使的界限/434 一、立法裁量/434 二、行政專業判斷/434 三、人民團體內部爭議/435 四、議會自律行為/435 五、統治行為/435 §44 考試院/436 壹、考試院的地位/436 貳、

考試院的組織與決策/437 參、考試院的職權/437 §45 監察院/438 壹、監察院的地位/438 貳、監察院的組成/439 參、監察院的職權/440 一、調查權/440 二、糾正權/440 三、彈劾權/441 四、糾舉權/441 §46 地方自治團體/442 壹、地方自治的本質/442 一、固有權說/442 二、承認說/443 三、制度性保障說/443 四、住民主權說/443 貳、地方自治團體的地位/444 參、地方自治團體的層級及其具體化/444 肆、中央與地方權限的劃分/445 一、劃分標準/445 二、劃分實益/447 三、權限爭端解決機制/448 伍、地方自治團體層級的權力分立/

450 一、行政權與立法權的劃分/450 二、行政權與立法權的關係/450 三、地方自治團體立法權的行使/451 第 6 編 基本國策論/453 §47 基本國策作為憲法的第三種結構/453 §48 基本國策作為國家目標的憲法規定/454 §49 基本國策作為憲政國家追求的國家目標/455 §50 基本國策作為國家目標的憲法規範意義/457 §51 基本國策作為國家目標的憲法規範功能/458 §52 基本國策作為國家目標的憲法規範效力/460 §53 基本國策作為國家目標的憲法規範類型/462 壹、國家目標作為社會權/462 貳、國家目標作為制度性保障/464 參、國家目標作為憲法委託/46

5 肆、單純的國家目標/466 參考文獻/469 附 錄 中華民國憲法/473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493 索 引/499 第10版序 填補法治國黑洞的釋字784號解釋   「有權利必有救濟」,是憲法第16條保障權利救濟請求權的基本思考,其中,行政法院作為人民行使權利救濟請求權的重要場域,如果處處透過法律的相關解釋,在人民是否受侵害的問題點上,常常採取對人民不利的法律解釋,屢屢設計權利救濟請求權的阻礙,使人民的權利救濟請求權被實質的架空,實質法治國家離台灣將會愈來愈遠。令人感嘆的是,最高行政法院作為人民權利救濟的最後一道防線,卻受限於傳統特別權力關係,處處以排除學生權利救濟請求

權為思考核心,使得學生的權利救濟請求權,在看似合理卻問題重重的法律文字中,被消磨殆盡,例如:最高行政法院103年度裁字第1748號裁定、104年度裁字第487號裁定、106年度裁字第2146號裁定及107年度裁字第141號裁定。   事實上,憲法第16條保障的學生權利救濟請求權,如果沒有學生基於權利感情而積極爭取,終將因最高行政法院的傳統保守與主觀恣意而逐漸消逝,成為實質法治國的黑洞。還好,當最高行政法院在駁回裁定的論理漏洞百出時,大法官在2019年10月25日,透過釋字784號解釋填補此法治國的黑洞,並公布了本號解釋意旨:「本於憲法第16條保障人民訴訟權之意旨,各級學校學生認其權利因學校之

教育或管理等公權力措施而遭受侵害時,即使非屬退學或類此之處分,亦得按相關措施之性質,依法提起相應之行政爭訟程序以為救濟,無特別限制之必要。於此範圍內,本院釋字第382號解釋應予變更。」就此而言,大法官盡可能嘗試站在:申請釋憲人民權利救濟的同理心角度,設身處地窮盡憲法釋義學上的解釋方法,去落實每個人民在憲法上保障的權利救濟基本權,尤其是以學生在校園的弱勢與困境作為權利救濟的憲法思維,此起心動念令人激賞!   在教育行政實務上,或許有學校主管認為,釋字第784號解釋可能會造成學校綁手綁腳,校內老師也擔心自己的管教權受限,也許未來在管教學生時會動則得咎。在此,我們必須認真而嚴肅地思考一個問題。憲法

第16條規定:「『人民』有請願、訴願及訴訟之權。」這裡的「人民」是指每一個人民,不可以將學生排除在外。在這個憲法規定下,學生本來就可以針對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依法提起申訴、訴願及行政訴訟。釋字第784號解釋只是讓徘徊在特別權力關係的校園,重新回復到法治國家之內,卻可能受到學校主管與教師們的可能誤解。原因無他,只因學校主管與教師們將「提起救濟」與「贏得救濟」混在一起。學生可以提起救濟,不等同於學生可以贏得救濟。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各級政府或部會機關的訴願案件,或是各地高等行政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的行政訴訟案件,就可以清楚明瞭:贏得救濟的案件的確並不多。所以,實在不必在事前自己嚇自己,把學生形容成草寇。我

們希望的是將校園建構為公民社會的雛形,讓每個人的權利在此都可自由開展。當校園內的學校主管與教師們擔心學生救濟時,其實反映的可能也是國家內的執政者不想讓人民救濟。這樣的迷思,是法治國家與公民社會應破除的,也是大法官作為人民基本權守護者應突破的。   這本憲法,第1版因我的內心關懷,著重在基本原則與基本權的論述;第2版主要補充了國家組織的論述;第3版加強憲法作為全民共識的論述;第4版除了將最新的大法官解釋新增融入各處外,更希望「尊重他人」能成為法律新鮮人學習憲法的基礎;第5、6、7、8、9版不但對焦在公民素養作為憲法的教學目的,而且增補了國內外重要的憲法學文獻,藉此提升本書所掌握的憲法學深度,並

改版以APA方式增列詳細參考文獻,且將最新公民投票法修正的相關內容,完整的加以補充與論述;第10版則主要對焦在將這兩年新增的大法官解釋,適當整合在本書各個章節之中,期待本書以最新的面目與讀者相遇。   最後,這本憲法教科書的最新改版完成,要特別感謝我的博士生李慶南協助增補與校對等繁重工作,也要感謝元照出版公司的良善互動與積極鼓勵。   許育典 2020年4月17日17時寫於台南市政府許副市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