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離島旅遊補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張仁家所指導 陳善珮的 臺灣旅行業經理人職能分析及其教育訓練需求評估之研究 (2021),提出2022離島旅遊補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旅行業經理人、職能分析、訓練需求評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財政稅務系 羅正忠所指導 王思涵的 我國離島財政問題分析與自有財源之擴展— 以澎湖縣研議中旅遊稅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地方財政、自有財源、地方稅法通則、觀光旅遊稅的重點而找出了 2022離島旅遊補助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022離島旅遊補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旅行業經理人職能分析及其教育訓練需求評估之研究

為了解決2022離島旅遊補助的問題,作者陳善珮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旅行業經理人應具備職能之重要程度與實際已具備程度,依據其知識、技能及態度與其他人格特質之職能內涵,分析其教育訓練需求評估。透過專家訪談、焦點團體訪談、專家和業者之問卷調查,使用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IPA重要表現法等統計分析,進而發現職能缺口,再以專家認為職能內涵的使用頻率評定,發現應加強訓練之知識職能內涵優先序為:企業營運方針與策略、相關產業業務脈絡之數位行銷及風險管理策略;技能職能內涵優先序前5項為:評估求職者的能力、知識與經驗,是否適合目前組織文化的批判思考技能、解析市場潮流訊息和行銷計畫、評估商業數據與成本結構的計算技能、溝通同事及利害關係人諮詢環境與社會責

任議題、讓旅客有對環境保護之責任及規劃和實施風險管理流程的組織和管理技能;態度與其他人格特質職能內涵為:謹慎細心、壓力容忍。從職能內涵重組優先序發展出加強訓練4堂課、維持訓練9堂課與少量訓練7堂課;以旅行業經理人建議訓練課程60小時為例,依職能內涵個數比例配置加強訓練7小時、維持訓練32小時與少量訓練21小時;得出旅行業經理人訓練需求建議課程之評定優先順序為評估選才技巧、營運及領導者特質、數位行銷數據分析、情緒智能管理、風險管理、客服系統管理等20堂課程。最後檢視原有旅行業經理人講座訓練課程對應,發現業者對於數位行銷、遊程產品、客戶服務課程之訓練需求時數較高。提供建議給承辦訓練單位參考,戮力彌

補旅行業經理人之能力落差,厚實觀光旅遊產業培育人才之職能內涵,進而提昇競爭力。

我國離島財政問題分析與自有財源之擴展— 以澎湖縣研議中旅遊稅為例

為了解決2022離島旅遊補助的問題,作者王思涵 這樣論述:

地方財政窘困是各地方政府普遍所面臨到的難題,讓各縣市的發展呈現既患貧又患不均,且長期重度依賴上級政府之補助,導致自有財源比率偏低,如何開源增加補助收入以外的收入,一直以來都是地方政府持續努力的課題。2002年12月1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地方稅法通則草案,彷彿讓地方政府看到能改善地方財政之希望曙光,寄予「財政收支劃分法」與「地方稅法通則」制定地方稅,用來擴展自有財源,降低補助款的依存度;不過大多所提出開徵地方稅的草案卻屢遭中央駁回,使地方政府推行課徵地方稅之想法沉寂了一陣子。於2020年因為COVID-19肆虐全球,在無法出國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澎湖縣各觀光景點湧入大量遊客,不僅影響觀光品質,也衝

擊到當地居民生活,不禁讓政府與各專家學者重新思考是否要開徵「旅遊稅」,一方面能維護生態,另一方面還能增加地方收入,進而提升財政自主性。本研究主要探討澎湖縣近年來的財政狀況、財政收支變動情形及除了開徵新稅收外其餘可擴展地方財源的方法和比較分析我國其餘離島地區財政狀況。將研討主軸放在開徵旅遊稅之相關事宜,如參考其他國家課徵觀光稅所制定的稅率和執行方式、評估澎湖縣課徵旅遊稅後所能收到的稅課收入及了解制定地方稅立法程序,研擬政策方向提供給相關機關做參考,讓澎湖縣能提升財政自主性,減少對補助款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