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四月天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蔡俊鴻所指導 李明曄的 臺灣地區細懸浮微粒減量對策之空氣品質改善有效性評析 (2015),提出2023四月天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控制策略、細懸浮微粒、硫氧化物、氮氧化物、CMAQ。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023四月天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地區細懸浮微粒減量對策之空氣品質改善有效性評析

為了解決2023四月天氣的問題,作者李明曄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細懸浮微粒(PM2.5)管制策略對於臺灣地區空氣品質之改善成效性與管制重點污染物,研究工作主要分為兩部分,(1)各策略情境排放量計算推估與(2)應用第三代空氣品質模式(Model-3/CMAQ)進行臺灣地區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品質模擬。本研究共有三情境,包含:(一)103年基準情境 (二)109年清淨空氣計畫減量情境與 (三)清淨空氣計畫減量下額外減量策略情境。考慮排放源自然成長後之基準年排放量推估SOx排放量為121.3千噸、NOx排放量為404.4千噸與PM2.5排放量73.5千噸,經空氣品質模式進行一、四、七、十月份模擬,結果顯示臺灣地區平均PM2.5濃度為21.9μ

g/m3,與103年全臺監測站平均濃度28.7μg/m3比較為低估,全臺平均模擬濃度以四月份29.7μg/m3 〉 一月份28.0μg/m3 〉 十月份19.7μg/m3 〉 七月份10.3μg/m3,各月PM2.5濃度最高分佈於中部南投與高屏地區,原生性PM2.5於各月份為PM2.5質量濃度中最高佔比,另外於一、四、十月份之中部、雲嘉南以及高屏空品區硝酸鹽濃度佔比則大於硫酸鹽。以模擬PM2.5濃度與硫酸鹽、硝酸鹽與原生性PM2.5濃度進行相關性比較,結果以硝酸鹽相關性最高(r=0.926),其次為原生性PM2.5(r=0.797)與硫酸鹽(r=0.700),顯示PM2.5濃度變化應與硝酸鹽濃

度變化較相關。經清淨空氣行動計畫減量計算後,SOx排放量為103.4千噸、NOx排放量為246.2千噸與PM2.5排放量59.7千噸,使用空氣品質模式進行一、四、七、十月份模擬,模擬後全臺平均PM2.5濃度為17.5μg/m3,與基準年PM2.5濃度比較,PM2.5全臺平均改善率為20.1%,各月份PM2.5改善率最高為十月(18.3%) 〉 四月(17.2%) 〉 一月(14.4%) 〉 七月(14.3%),各月份PM2.5濃度於南投與台南高雄內陸地區改善率最高。模擬PM2.5濃度與硫酸鹽、硝酸鹽與原生性PM2.5相關性結果以硝酸鹽相關性最高(r=0.916),其次為原生性PM2.5(r=0

.825)與硫酸鹽(r=0.760),與基準年比較,由於NOx排放量減量相對較大,硝酸鹽與PM2.5相關性減少,而原生性PM2.5與硫酸鹽之相關性相對有提高,但仍以硝酸鹽與PM2.5濃度變化相關性最高。延續清淨空氣行動計畫後再推動電力業使用天然氣、全面淘汰二行程機車以及推廣清潔燃料等額外減量策略後,SOx排放量為61.8千噸、NOx排放量為204.3千噸與PM2.5排放量54.8千噸,使用空氣品質模式進行一、四、七、十月份模擬,模擬後結果平均PM2.5濃度為15.6μg/m3,與基準年比較PM2.5濃度改善率為28.8%。各月份進一步改善效益最高為四月份(10.5%) 〉十月份(10.0%)

〉 七月份(8.6%) 〉 一月份(5.5%),各月份改善區域主要分佈於中部以南區域。解析SOx、NOx與PM2.5單位排放減量與硫酸鹽、硝酸鹽與原生性PM2.5¬濃度改善關係,並以NOx改善性作為權數1進行比較,情境二改善效益計算結果以SOx減量改善效益最低,為減量NOx排放之大氣PM2.5濃度改善效益之0.49倍,而減量排放PM2.5之改善效益最高,為減量NOx效益之9.38倍;情境三改善效益計算仍以SOx減量改善效益最低,為減量NOx效益之0.53倍,而減量排放PM2.5之改善效益最高,為減量NOx效益之4.88倍。綜合比較模擬PM2.5與硫酸鹽、硝酸鹽與原生性PM2.5濃度相關性解析,

以及濃度改善率關係,NOx減量應能改善發生高PM2.5濃度之區域與時間,而減少PM2.5排放則應可對全臺灣地區不同月份皆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