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I vs GIA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翻譯研究所 李根芳所指導 陳致宏的 三種西方《道德經》學術詮釋中「道」的「厚實翻譯」──文本、副文本、脈絡 (2019),提出IGI vs GIA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道德經》、道、詮釋、厚實翻譯、文本、副文本、脈絡、文字學、歷史學、哲學、跨文化、翻譯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經營與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碩士班 曾繁絹所指導 鄭慧蘭的 越南消費者對網路購物的態度與意願之探討 (2016),提出因為有 網路購物、態度、意願、網站信任、網站設計、金流服務的重點而找出了 IGI vs GIA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GI vs GIA,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三種西方《道德經》學術詮釋中「道」的「厚實翻譯」──文本、副文本、脈絡

為了解決IGI vs GIA的問題,作者陳致宏 這樣論述:

  《道德經》(Tao Te Ching)是翻譯數量僅次於《聖經》的文本。然而,《道德經》的眾多重製(reproductions)、改編(adaptations)和「偽譯」('pseudo-translations')作品,也已納入西方流行的智慧文學(wisdom literature)或「新時代」('New Age')文學,其中不少由中文能力有限或全無的「偽譯者」製作。若干權威漢學家(如 Girardot、Goldin、Kirkland、Mair、Moeller)已提出此現象中的翻譯真實性問題,尤其考慮《道德經》複雜的形成歷史、作者身份、文本傳統、詮釋史與翻譯史,以及譯本類型。  相對於「

偽譯」,謹慎的學術型譯者們荷擔著盡其所能地透過詮釋,以復原《道德經》本義的責任:對某些看似簡單的概念提出最真實的詮釋,是極具挑戰性的,例如此經典中原始的(primal)、具文化特異性的(culture-specific)宗教哲學概念──「道」。本研究選擇了三種西方《道德經》譯本中「道」的學術詮釋,並在「厚實翻譯」('thick translation')的概念下,觀察其原始意義在各自特定學術領域中的復原。文化理論家阿派爾(Kwame Anthony Appiah)的「厚實翻譯」強調將文本(text)置於其豐富的文化和語言脈絡(context)當中,並稱之為一種附有註釋和注解的「學術翻譯」('a

cademic translation'),而這些註釋和注解可視為文學理論家簡奈特(Gérard Genette)所稱之為副文本(paratexts)的內容。翻譯理論家赫曼斯(Theo Hermans)的「厚實翻譯」進而強調對原始文本的意義和脈絡的跨文化深度探索,他認為這種深度無法單獨在譯文中傳達,需要額外的文本機制,如附註(notes)和其他評論性注釋(critical apparatuses),而這些在本研究中也視為副文本。此外,翻譯理論家張佩瑤(Martha P.-Y. Cheung)進而認為,「厚實翻譯」是一種文化再現形式(cultural representation),它是通過「意

義層次」('layers of meaning')展現具中國文化特異性概念的異己性(Otherness)。  有鑒於此,本研究將(1)文字學家梅維恆(Victor H. Mair,1990年)、(2)歷史詮釋學家邁可.拉法格(Michael LaFargue,1992年),以及(3)比較哲學家安樂哲(Roger T. Ames)和大衛.霍爾(David L. Hall,2003年)所譯之《道德經》第一章經文起始句,通過三個意義層次觀察,即「詮釋層次」(interpretive strata):(1)文本(text):包括譯者在原文不同版本中的首選原文文本、用於支持其詮釋的其他古代或現代文本,以

及這兩者如何幫助形成各自的譯文文本;(2)副文本(paratext):譯者使用於譯文之外的文本篇章,即以前言、序言、後記、附錄、詞彙表等形式傳達對「道」更加全面的詮釋性文本;(3)脈絡(context):以大量副文本形式傳達的、特定學術領域的詮釋脈絡(interpretive contexts)和手法,是由以上三種譯本的學者型譯者們,根據自身研究為基礎的翻譯中表現出來的,展現其來自不同學科在《道德經》研究中的卓越和高學術標準。結果發現,《道德經》的文本意義被各種因素所影響,例如原文版本的選擇和副文本中傳遞之各種不同的詮釋脈絡──即文本在詮釋過程中並非無改變,而是帶有譯者意圖,因而譯文結果亦受影

響。由此進而發現,三種譯本在三個詮釋層次中對「道」的理解均有異處:原文文本其不同意義之產生,決定於其起源於不同的語言、歷史、社會、文化或哲學脈絡,透過附加到其相應之不同譯文的、帶有譯者意圖的副文本進行傳達──換句話說,副文本即為一種文本和脈絡之間的交互作用物(interactant)。整體來說,本研究認為《道德經》中「道」的「厚實翻譯」,可理解為其詮釋性表徵,其呈現不同之脈絡化的意義,在不同詮釋層次之間,以及透過不同譯者之間對話的二維相互作用中產生,從而塑造其產生之各種相異的本體論(ontology),並顯示出「道」的翻譯之必然性(necessity)、層次性(layerity)、多重性(pl

urality)和共同創造性(co-creativity)。然而,雖然詮釋各有不同,在這三種譯本中也發現了一個意義的匯合點,即本研究中認為是「道」的非教條性(non-doctrinality)。從此發現所延伸出來的觀點是,由於「道」的意義是共同創造的,故無普世的制高點來談論「正確的」或「最好的」翻譯,並合理化了對「道」的多元共同創造的詮釋,以譯者和文化之間對不同世界觀的建設性對話為其形式。上述發現提供了以下啟示,來重新思考翻譯研究中的若干概念:(1)「道」的一對一、字對字的「對等」('equivalences');(2)有關「神話」與「真實」的「巴別塔」('Tower of Babel')問題

;(3)從《道德經》遠古的口傳文化(oral culture)演變成至今未曾間斷傳遞其脈絡化的注釋、解經和翻譯,來重思《道德經》的「文本」('text')性質;(4)翻譯研究應進一步向跨文化人文學科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開放;以及(5)從《道德經》的透明並易於閱讀的「虛薄翻譯」('thin translations')中看到的語言和文化之間的不兼容性(incompatibilities)。正是《道德經》翻譯的「厚實」('thickness')促進了對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反思理解,這在當今加速的文化全球化(cultural globalization)和文化同質化(cultural homogeniz

ation)中具有重要價值。

越南消費者對網路購物的態度與意願之探討

為了解決IGI vs GIA的問題,作者鄭慧蘭 這樣論述:

摘要本研究選定居住在越南地區的民眾為研究基礎,並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目的是討影響越南消費者對網路購物的態度的相關因素,以及網路購物態度對於後續參與網路購物意願的關連性。根據越南電子商務報告2015年所做調查數據顯示,越南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為2300萬(不含家用電腦與平板等),再加上3G網路費用幾乎是全球最便宜且使用者達1970萬人。以越南9000萬人口而言,網路購物目前在當地仍是少數,表示尚有約七成的網路使用人口在未來可能會成為網路購物的潛在消費者,與台灣資策會在1999年時針對台灣民眾使用網路情形之調查結果相當類似,當時實際參與網路購物的經驗者並不多,而至2016年來則已形成一件很自然且生活

化的事。由此來看,越南未來網購市場潛力驚人。究竟這個近9000萬人口的大市場,對於網路購物的看法抱持著何種態度與意願?本研究目的是希望透過網路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越南消費者對使用網路購物的態度與意願,希望對於未來越南持續開拓網路購物市場提供具體參考建議。透過Google網路問卷發放,本研究共發放了180份問卷,去除無網購經驗填答者所填的問卷,有效問卷共167份,確認全部的填答者皆有網購經驗,整合出網站信任、網站設計、金流服務等因素,透過SPSS與SmartPLS進行信度、效度分析與假說驗證,研究結果顯示對網路購物的態度與意願有顯著影響的因素有:網站信任、網站設計、價格評估、物流服務、客服品質、

購物習慣、態度;沒有顯著影響的因素有:金流服務、實體店面、地理位置差異與南北文化差異。本研究希望從各個構面結果,可以提供到越南從事網路拍賣之廠商與當地的賣家可以擁有效率的方式和更廣泛的行銷、銷售產品與提供客戶之各項服務,強化現有的管道作為提升購買或瀏覽率,帶來更多的獲利與商機之參考。關鍵詞:網路購物、態度、意願、網站信任、網站設計、金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