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貧血血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地中海貧血血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俊旭寫的 健檢做完,然後呢?:從自然醫學觀點,拆解數字真相,掌握對症處方,找回健康!(4版) 和陳俊旭的 健檢做完,然後呢?:從自然醫學觀點,拆解數字真相,掌握對症處方,找回健康!(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認識陌生卻並不少見的血液疾病 - 奇摩新聞也說明:等,到嚴重的血癌,淋巴癌、再生不良性貧血、血友病與血栓疾病等罕見疾病, ... 重型地中海貧血患者從小就必須忍受輸血、口服與注射排鐵劑之苦,若不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自然主義 和新自然主義所出版 。

最後網站您會不會有地中海貧血而不自知則補充:三)紅血球內血紅素異常︰例如地中海貧血﹐隱性患者都不會有症狀﹐只在生育下一代時 ... 後天性非免疫性溶血也是種類繁多,如血栓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机械性心臟瓣膜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地中海貧血血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健檢做完,然後呢?:從自然醫學觀點,拆解數字真相,掌握對症處方,找回健康!(4版)

為了解決地中海貧血血栓的問題,作者陳俊旭 這樣論述:

原書名:健康,不是數字說算   ■最新增訂:擊敗新冠病毒最佳武器   ■隨書回饋:免費線上聽有聲書     出版本書的新自然主義公司,為了回饋廣大讀者對本書的熱烈回應和支持,特別推出免費線上聽有聲書,希望每個人都能透過飲食與日常生活保健等自然醫學的對症處方,就能達到降膽固醇、降血糖和降血壓的效果!     醫生沒有告訴你的祕密,全部在這裡!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睽違3年最新力作,揭發現代醫療迷思,勇敢說出健康真相,不必長期忍受打針吃藥,擔心致命風險,不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通通能夠降下來!     ▶降膽固醇:不必少吃肉、蛋、海鮮的8個降膽固醇妙招

  ▶揮別糖尿病:食物四分法+運動,血糖不再高高低低   ▶高血壓:6大簡便妙招,不吃藥也能改善    ▶貧血:5大貧血類型保健法,缺什麼就補什麼~   ▶肝脂數≠肝功能:不可不知的4個保肝重點   ▶脂肪肝:不專屬於肥胖的人,也要注意因疾病引起的治療法   ▶混濁尿、蛋白尿:好水+身心運動,溫和漸進改善腎功能   ▶尿酸結晶:改變酸鹼值,不再痛風   ▶逆轉骨質疏鬆:不必多喝牛奶的5個骨質調理法   ▶破解甲狀腺迷思:促進新陳代謝等等5個自然醫學替代方案   ▶自體免疫疾病:排毒+抗過敏,有恆必可克服   ▶腫瘤標記異常:不一定就是有腫瘤,請看2

個檢測新要點   本書特色     ◆10大健康理由,讓你非減重不可:你知道嗎?肥胖不只是美觀、自信的問題,肥胖還會引發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牙周病、不孕症、憂鬱症、睡眠呼吸中止症、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甚至癌症等慢性病及重大疾病!     ◆9大減重迷思,揪出無效減重的罪魁禍首:你認為「肥胖是體質,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運動量越多,減重就越容易成功」、「睡眠越少,越能燃燒脂肪」、「單一食物減肥法,一定能減重」、「吃減肥藥,輕鬆方便效果又好」……嗎?小心!這些錯誤的減重方法,是害你「越減越肥」和「復胖」的罪魁禍首。     ◆7大金鑰,營

養醫學成功減重不復胖:你是不是總是在減重卻又經常復胖?本書提供營養醫學最新發現,針對7大肥胖病因提供解決金鑰,包括:降低身體發炎、平衡內份泌和荷爾蒙、解決慢性過敏、改善腸菌相失衡、強化肝臟排毒功能、幫助細胞充電……等,幫你徹底擺脫肥胖困擾,找回健康人生。     ◆10個減重好習慣,讓你徹底告別肥胖:減重是長期抗戰,除了找出真正肥胖的原因外,更需要養成能助你一臂之力的必勝好習慣,像是:控制主食熱量、撰寫飲食日記、戒掉3C產品、打造優質睡眠環境、做有氧運動、不輕易網路謠言……等,才能讓減重之路走向康莊大道。     ◆12道營養師專門設計的健康料理:包括:香蔥鮭魚飯、甜椒

炒透抽、麻油蛋糙米米粉、南瓜魚片煲、雙菇香紅葵、青蒜燒豆腐、牛蒡豆皮捲、塔香烘蛋、紅茄毛豆丁……等,自己做好吃又健康的減肥餐,為你的健康及減肥加油!     ◆台灣營養醫學第1人:現任台中澄清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同時也是營養醫學門診主任的劉博仁醫師,不但被商業周刊票選為「百大良醫」之一,也是台灣教學醫院開設「營養門診」的第一人。

健檢做完,然後呢?:從自然醫學觀點,拆解數字真相,掌握對症處方,找回健康!(3版)

為了解決地中海貧血血栓的問題,作者陳俊旭 這樣論述:

  隨書回饋:免費線上聽有聲書   出版本書的新自然主義公司,為了回饋廣大讀者對本書的熱烈回應和支持,特別推出免費線上聽有聲書,希望每個人都能透過飲食與日常生活保健等自然醫學的對症處方,就能達到降膽固醇、降血糖和降血壓的效果!   醫生沒有告訴你的祕密,全部在這裡!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睽違3年最新力作,揭發現代醫療迷思,勇敢說出健康真相,不必長期忍受打針吃藥,擔心致命風險,不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通通能夠降下來!   降膽固醇:不必少吃肉、蛋、海鮮的8個降膽固醇妙招   揮別糖尿病:食物四分法+運動,血糖不再高高低低   高血壓:6大簡便妙招,不吃藥也能改善   貧血:5大貧

血類型保健法,缺什麼就補什麼~   肝脂數≠肝功能:不可不知的4個保肝重點   脂肪肝:不專屬於肥胖的人,也要注意因疾病引起的治療法   混濁尿、蛋白尿:好水+身心運動,溫和漸進改善腎功能   尿酸結晶:改變酸鹼值,不再痛風   逆轉骨質疏鬆:不必多喝牛奶的5個骨質調理法   破解甲狀腺迷思:促進新陳代謝等等5個自然醫學替代方案   自體免疫疾病:排毒+抗過敏,有恆必可克服   腫瘤標記異常:不一定就是有腫瘤,請看2個檢測新要點   作者簡介 陳俊旭   學貫中西,除了國內外完整醫學訓練外,還領有美國正統自然醫學醫師執照。近幾年傾全力撰寫健康系列叢書,並在美國、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

地做巡迴演講,以期能推廣正確的自然醫學知識,提升全民健康。從2009年起,陸續於台灣、美國兩地開設健康課程,並在美國加州成立診所,以提供更全方位的健康醫療服務。2010年起,成立網路廣播電台,對全球華人廣播,並開放現場Call-In。現任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美國維爾康天然診所院長。著作有:《吃錯了,當然會生病!》、《過敏,原來可以根治!》、《發炎,並不是件壞事》、《不生病,「食」在很簡單》等。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復健醫學系學士   美國巴斯帝爾大學(Bastyr University)自然醫學博士   證照   通過美國四項國家考試(自然醫學、針灸、中藥、復健)   擁有美

國華州和加州醫師、針灸師、治療師多張醫療執照   美國國家針灸與東方醫學證照委員會(NCCAOM)中藥文憑   美國國家針灸與東方醫學證照委員會(NCCAOM)針灸文憑   美國自然醫學醫師學會(AANP)會員   現任   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www.THPA.tw)   台灣維爾康天然小舖有限公司總顧問(www.WeCare.com.tw)   美國健康之音網路廣播主持人(www.VOW99.org)   美國維爾康天然診所院長(Clinic.WeCareNaturally.us)   ●想進一步了解自然醫學,歡迎參觀Dr. Chen的網站與部落格www.DrJamesChen

.com   ●歡迎上網收聽「健康之音」,可以現場發問,詳情請見www.vow99.org   作者序 健檢做完了,然後呢? 前言 你也可以和長壽村的人一樣健康 閱讀之前 沒有定期健檢的人看過來——3分鐘自我檢測,你是高風險族群嗎? CH1怕膽固醇太高,就要少吃肉、蛋、海鮮? ——拆解健檢紅字①:膽固醇 CH1-1 一定要破解的5個膽固醇迷思與疑問 Q1. 怕膽固醇太高,就要少吃肉、蛋、海鮮? ‧陳博士小講堂/血液中的膽固醇,只有5%直接來自食物 Q2. 到底一天可以吃幾顆蛋? ‧陳博士健康進階班/為什麼他每天吃25顆蛋,膽固醇仍然保持正常? Q3. 膽固醇是不是越低越好

? ‧陳博士健康進階班/米飯、蔬果、油脂,統統可能變成膽固醇! Q4. 膽固醇越高,越容易有腦心血管疾病? ‧陳博士小講堂/都是氧化惹的禍 ‧陳博士聊天室/以訛傳訛,膽固醇成了黑名單 Q5. 膽固醇過高,身體出了什麼錯? ‧陳博士小講堂/200不是膽固醇的死線 ‧陳博士健康進階班/膽固醇為什麼會太高?又為什麼會太低? CH1-2 不可不知的3個膽固醇新觀念 新觀念1. 膽固醇是無辜的,關鍵在於「脂蛋白」有沒有氧化! 新觀念2. 每天吃三顆雞蛋,竟然可以降低壞膽固醇! ‧陳博士小講堂/脂肪對膽固醇的影響 新觀念3. 降膽固醇藥物吃多了,小心副作用「心臟病」上身! CH1-3. 簡單又有效的8個膽

固醇調節法 方法1. 納豆激酶,可同時溶解血栓、調整膽固醇 ‧陳博士小講堂/納豆激酶怎麼吃最有效? 方法2. 針對寒、熱體質,補充大蒜、山楂 方法3. 卵磷脂可抑制膽固醇吸收 方法4. 多吃蔬果和堅果,補充膳食纖維和植物固醇 方法5. 少吃壞油、多吃好油 方法6. 多吃抗氧化劑、多喝抗氧化水 方法7. 維生素B群,可降低「同半胱胺酸」 方法8. 先疏通血管,再循序漸進運動 ‧關鍵知識總複習/三分鐘掌握膽固醇 ‧超級比一比/膽固醇新舊觀念對照表 CH2血糖總是高高低低,測血糖只是自欺欺人? ——拆解健檢紅字②:血糖 CH2-1一定要破解的4個血糖迷思與疑問 Q1. 血糖為什麼會高低起伏? Q2

. 飯後愛睏、常餓得發慌,竟是糖尿病潛伏期? ‧陳博士小講堂/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差異 Q3. 吃糙米飯搭配青菜、少油少肉,為什麼血糖還是居高不下? Q4. 血糖過高要小心,血糖過低則有生命危險? CH2-2不可不知道的3大血糖新觀念 新觀念1. 糖尿病可及早發現、及早治癒 新觀念2. 光測血糖不夠,還要測「糖化血色素」與「胰島素」 新觀念3. 用「8點檢測」全面掌握血糖 CH2-3. 可逆轉糖尿病的的六大血糖調節法 方法1. 酵母鉻&花旗參,有助穩定血糖 方法2. 運用武靴葉,有效降血糖、重建胰臟機能 方法3. 中晚期患者補充硫辛酸,預防末梢神經病變 ‧陳博士小講堂/這些營養品也能調

節血糖 方法4. 飲食採用加強版「食物四分法」,讓胰臟好好休息 方法5. 避開「高升糖指數」食物,讓胰臟不再疲於奔命 方法6. 運動也可以降血糖 ‧超級比一比/糖尿病對策比較:一般醫師VS. 自然醫學 CH3高血壓找不到病因,只能吃降血壓藥改善? ——拆解健檢紅字③:高血壓 CH3-1一定要破解的2個高血壓迷思與疑問 Q1. 改善高血壓,只能吃降血壓藥? ‧陳博士小講堂/吃降血壓西藥前,先了解它的副作用 Q2. 95%的高血壓,都找不到病因? ‧陳醫師小講堂/疾病找不到原因?與「還原主義論」有關 CH3-2 安全又簡便的降血壓6大策略 策略1. 補充納豆激酶、抗氧化劑,有效疏通血管 策略2.

銀杏、鎂和一氧化氮,可放鬆血管 策略3. 排除體內毒素,降低血壓 策略4. 虛證高血壓,要補虛補氣 ‧陳醫師小講堂/打鼾可能會引起虛證高血壓,千萬別忽視! 策略5. 高血壓飲食原則,把握五少、二多、四分 策略6. 減除環境過敏原,避免血壓升高 ‧超級比一比/高血壓對策比較:一般醫師VS.自然醫學 CH4貧血的人,就要多補鐵? ——拆解健檢紅字④:貧血 CH4-1一定要破解的3個貧血迷思與疑問 Q1. 貧血的人,就要多補鐵嗎? Q2. 女生都會貧血,所以不必太擔心? Q3. 貧血百百種,我是哪一型? CH4-2 缺什麼就補什麼,5大貧血類型保健法 類型1. 缺鐵型貧血 ‧陳博士小講堂/怎麼補

鐵最有效? ‧陳博士小講堂/異食症可能與缺鐵型貧血有關 類型2. 葉酸缺乏型貧血 類型3. 維生素B12缺乏型貧血 類型4. 維生素B6缺乏型貧血 類型5. 地中海型貧血 & 鐮刀型貧血 ‧超級比一比/貧血對策比較:一般醫師VS.自然醫學 CH5肝指數OK=肝功能OK? ——拆解健檢紅字⑤:肝指數 CH5-1一定要破解的3個肝病迷思與疑問 Q1. 肝指數AST(GOT)、ALT(GPT)越低越好? ‧陳博士小講堂/常見的五種肝病類型 Q2. 為什麼AST(GOT)超標,而ALT(GPT)卻正常? Q3. 為什麼華人特別容易得肝病? CH5-2 不可不知的4個保肝重點 重點1. 肝指數OK≠肝

OK,了解肝臟要「有一套」 重點2. 不喝飲料、手搖杯,避免「果糖」毒害! ‧陳博士小講堂/想吃甜?你可以有較好的選擇 重點3. 草本排毒配方,讓病毒不作怪 ‧陳博士聊天室/「沒用的器官」出問題,不如除之而後快? 重點4. 善用抗氧化劑,活化肝功能 ‧超級比一比/肝指數判讀對策:一般醫師VS.自然醫學 CH6 只有肥胖的人,才會有脂肪肝? ——拆解健檢紅字⑥:脂肪肝 CH6-1一定要破解的5個脂肪肝迷思與疑問 Q1. 不吃肉、不吃油,就能改善脂肪肝? Q2. 只有肥胖的人,才會有脂肪肝? Q3. 哪些人容易有脂肪肝? Q4. 脂肪肝會怎樣? Q5. 脂肪肝有什麼症狀? CH6-2 不可不知的

3個脂肪肝治療法 方法1. 補充「疏肝因子」,幫助肝臟排出脂肪 方法2. 緩和的有氧運動,促進肝脂肪消退 方法3. 中藥、針灸,加強肝臟消脂 ‧超級比一比/脂肪肝對策比較:一般醫師VS.自然醫學 CH7混濁尿(泡沫尿)=蛋白尿=腎虧? ——拆解健檢紅字⑦:尿蛋白 CH7-1 一定要破解的5個尿蛋白迷思與疑問 Q1. 有蛋白尿,就要少吃蛋白質食物? ‧陳博士小講堂/什麼是「高品質蛋白質」? ‧陳博士小講堂/蛋白質應該吃多少? Q2. 尿中有蛋白,沒什麼大不了? ‧陳博士健康進階班/認識身體的過濾網——腎臟 Q3. 混濁尿(泡沫尿)=蛋白尿=腎虧? Q4. 尿蛋白的「+」字越多,腎臟功能越差?

‧陳博士小講堂/尿蛋白檢測的「+」字標記是怎麼來的? Q5. 什麼是「生理性蛋白尿」,什麼是「病理性蛋白尿」? ‧陳博士聊天室/罹患腎臟疾病,一定要揪出潛在毒素! CH7-2 溫和漸進的2種腎功能調理法 方法1. 用抗氧化水或抗氧化劑,慢慢修復腎臟功能 方法2. 從事身心運動,間接修復腎臟功能 ‧超級比一比/蛋白尿定義對策比較:自然醫學VS. 西醫 CH8 尿酸過高,就會有痛風? ——拆解健檢紅字⑧:尿酸 CH8-1 一定要破解的4個尿酸迷思與疑問 Q1. 尿酸過高,就會有痛風? ‧陳博士小講堂/為什麼「腳趾的第一指關節」最易痛風? Q2. 尿酸到底該驗血還是驗尿? ‧陳博士小講堂/引起高尿

酸血症的常見原因 Q3. 要降低尿酸,就要禁吃普林食物? ‧陳博士小講堂/尿酸濃度上升的生理原因 Q4. 痛風或關節痠痛,一定是尿酸引起的嗎? ‧陳博士小講堂/認識你的關節 ‧陳博士聊天室/微波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CH8-2. 輕鬆預防尿酸結晶的4大策略 策略1. 補充鰹魚胜肽,可有效降低尿酸 ‧陳博士小講堂/尿酸也是一種抗氧化劑? 策略2. 超酸體質者,須補充大量礦物質 ‧陳博士小講堂/你的身體「酸掉」了嗎?自然醫學教你輕鬆調酸鹼 策略3. 採用「食物四分法」、減少酸化食物攝取 策略4. 多喝抗氧化水,可沖洗尿酸並減少尿酸形成 ‧超級比一比/痛風對策比較:一般醫師VS.自然醫學 CH9多喝牛

奶,就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拆解健檢紅字⑨:骨密度檢測 CH9-1一定要破解的7個骨質疏鬆迷思與疑問 Q1. 為什麼骨質疏鬆很難被發現? ‧陳博士小講堂/骨質疏鬆也可居家檢測 ‧陳博士健康進階班/骨質疏鬆的分類 Q2. 骨質流失或骨質疏鬆,補鈣就會好? ‧陳博士小講堂/鈣片要吸收,與膜衣大有關係 ‧陳博士小講堂/多吃肉會導致骨質流失,多吃蔬菜會使骨頭強壯 Q3. 多喝牛奶,就可以多補鈣? ‧陳博士小講堂/喝牛奶真的有益健康嗎? Q4. 鈣片類型琳瑯滿目,哪一種最好? ‧陳博士小講堂╱什麼是胺基酸螯合鈣?為什麼吸收率這麼高? ‧陳博士小講堂╱怎麼補鈣最有效? ‧陳博士健康進階班/酵母型式的礦

物質,好處多多 Q5. 為什麼骨質疏鬆會造成腰痠背痛? ‧陳博士小講堂/一天到底要補充多少鈣? Q6. 骨質疏鬆會有致命危險嗎? Q7. 哪些人容易有骨質疏鬆? CH9-2  幫助逆轉的5個骨質調理法 方法1. 足夠的鈣質 方法2. 補充維生素D3 ‧陳博士小講堂/Ipriflavone (骨黃酮)也可幫助鈣進入骨骼 方法3. 補充有機綜合維他命 方法4. 補充天然黃體素 方法5. 調整酸性體質 ‧陳博士小講堂/中醫這樣補鈣 ‧超級比一比/骨質疏鬆對策比較:一般醫師VS.自然醫學 CH10 明明有甲狀腺低下症狀,甲狀腺功能檢查卻正常? ——拆解健檢紅字⑩:甲狀腺功能 CH10-1一定要破解的

2個甲狀腺迷思與疑問 Q1. 明明有甲狀腺低下症狀,甲狀腺功能檢查卻正常? Q2. 檢驗TSH,就能準確判斷甲狀腺異常? CH10-2不可不知的2個甲狀腺功能新觀念 重點1. 甲狀腺低下只能從症狀判斷 ‧陳博士小講堂/測基礎體溫可判斷甲狀腺低下? 重點2. 服用天然甲狀腺素,以「治療」做為診斷 ‧陳醫師小講堂/為什麼大多數西醫不採用天然甲狀腺素? ‧陳博士聊天室/藏在天然甲狀腺素下的祕密 CH10-3  幫助調理甲狀腺機能的5個替代方案 方案1. 採用促進新陳代謝的中藥 方案2. 額外補充營養素和礦物質 方案3. 調整飲食內容 方案4. 勤運動、多曬太陽 方案5. 適度紓壓 ‧超級比一比/甲狀

腺低下對策比較:一般醫師VS.自然醫學 CH11得了自體免疫疾病,終身都無法痊癒? ——拆解健檢紅字11:類風濕因子(自體免疫相關檢測) CH11-1一定要破解的3個自體免疫迷思與疑問 Q1. 自體免疫因子過高或呈陽性,就是得了自體免疫疾病? ‧陳博士聊天室/診斷,光憑檢驗報告還不夠! Q2. 得了自體免疫疾病,終身都無法痊癒? Q3.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禁吃人參、黃耆等補品? CH11-2不可不知的3個自體免疫新觀念 觀念1. 環境中的過敏原&毒素,才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主因 觀念2. 比起測IgE,測IgG更能揪出過敏原 觀念3. 排毒配方+抗過敏營養品,有效治癒自體免疫疾病 ‧超級比一比標

/自體免疫疾病療法:一般西醫 vs.自然醫學 CH12 腫瘤標記異常,就是長了腫瘤? ——拆解健檢紅字12:腫瘤標記 CH12-1一定要破解的2個腫瘤標記迷思與疑問 Q1. 腫瘤標記異常,就是長了腫瘤? ‧陳博士健康進階班/你應該認識的常見腫瘤標記 Q2. 腫瘤標記指數,可以用來判斷癌症嗎? CH12-2 不可不知的的2個腫瘤標記檢測新觀念 觀念1. 腫瘤標記不能只看數值,還要看上升速度 ‧陳博士小講堂/判斷前列腺腫瘤,不要光看PSA 觀念2. 確診罹癌,腫瘤標記是很好的追蹤工具 ‧陳博士聊天室/期待自然醫學在台灣扎根 作者序 健檢做完了,然後呢?      習醫近三十年來,我一直在思

考:人為什麼會生病?      長壽村的人和台灣人,誰比較健康?在台灣,我們擁有設備齊全的醫學中心、優秀的醫療人才,甚至在醫學常識、消費能力、食品衛生、農業科技等各方面,都遠遠優於長壽村。但老實說,台灣人真的比較不健康。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原因在於台灣人違反了健康的基本原則,以及坊間充斥了各種迷思。      破除以訛傳訛的健康迷思      這八年來,我之所以不斷寫書的目的,就是要宣導正確的健康知識,以及破除以訛傳訛的健康迷思。      在這資訊爆炸的世代,隨便上網或打開電視,就可免費獲取大量健康知識,但是正確性如何,卻無人追究,甚至醫護人員宣導的觀念,也隨著醫學日新月異,可能後來被推翻、修

正。      追求健康其實很簡單,就像學英文一樣,只要符合「聽、說、讀、寫」的順序,任何人都能說得一口好英文,但是,違反這個順序,卻怎麼學都學不好。同樣的道理,一個人想要健康,必須遵守一些基本原則,一旦違反,就要付出代價。      健檢異常不等於生病      台灣是我見過最流行健康檢查的地方,而且96%的成年人檢驗數值有異常。但是,大多數人拿到檢驗報告之後,卻沒有醫師來詳細解說,頂多只是被告知要清淡飲食、體重控制而已,或是醫生直接就開降血壓、降血糖、降膽固醇、降尿酸藥物,定期服用。      其實,在和之間,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但現今的醫療體系,卻對此沒有太多著墨。我寫這一本書的目的,就是

要彌補這個鴻溝。      台灣現行的健檢流程,有兩大問題,第一,健檢報告未仔細解說,讓民眾有看沒懂。第二,對於異常數值,沒有積極有效的應變措施。市售健檢書籍也不少,但都蜻蜓點水,不夠深入,無法滿足廣大民眾需求。有鑑於此,我決定要寫這本書,並從自然醫學的角度,深入剖析健檢的十二大迷思。      本書對於膽固醇、血糖、血壓、尿酸、甲狀腺、、、等等問題的探討,超越目前主流西醫的認知架構,甚至和主流衛教有很大差異,不管您是一般讀者或是醫療人員,請以開放心胸(open minded)來閱讀,保證會有很大的收穫。      不管是公開演講或是寫書看診,我所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根據的,絕不是憑空想像,因

為我必須對我的專業負責。從第一本書開始,我就想要在書中重要觀念後面註明出處,並在書末附上相關文獻,但是,基於種種原因一直無法如願。不過,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我在本書的第一章做到了,這是因為該章的觀念實在太新穎了,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口水戰,特別附上文獻出處,好讓持有不同意見的讀者可以先閱讀那些權威期刊。      能治病的就是好醫學      自然醫學是一門既古老又新穎的醫學,歐美幾千年來的醫學,一直都是自然醫學,翻閱以前的藥典和醫學院課程表就可證實,直到十九世紀末,主流醫學受到化工業的影響而逐漸轉型,經過二次大戰的洗禮,化學製藥業的蓬勃發展之後,才演變成當今注重人工藥物與手術的醫學,已經和傳

統的歐美醫學大相逕庭。很多人不知道,現代的主流西醫,其實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自然醫學才是歐美的傳統醫學。二十世紀初,美國的自然醫學因為人工藥物和手術的興起,曾大幅衰落,但二十世紀末,因為主流西醫對慢性疾病的療效不彰,又開始受到民眾的青睞。      很多人以為自然醫學只能透過補充營養品、草藥,或是調整飲食來改善健康,殊不知,美國的自然醫學教育必須經過正規醫學院訓練,畢業後可考自然醫學醫師執照,也能診斷與開藥。很可惜,台灣目前沒有這個科系、也尚未開放這類的醫師執照考試。美國的現代自然醫學,早已脫胎換骨,在古老的基礎上注入了現代科技,從順應自然的角度出發,有相當傑出的效果。美國的自然醫學醫師大衛

伍德說,運用自然醫學的方法,80%以上的慢性病都可以逆轉或痊癒。      醫學之目的在於救人,因此不分古今中外,只要能治病就是好醫學,就有存在的必要。例如,主流西醫、中國醫學、自然醫學、整脊醫學、甚至印度醫學,都各有獨特的優點,但同時也有不足之處,若能整合運用,相信必能相輔相成。像是美國有許多州,民眾可依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方式來就診,而不同醫學之間也彼此尊重,互相轉介,這才是為全民的福祉著想。若是因為專業知識的不同,而彼此對立,甚至排斥病人去就診,可能會阻礙治癒的機會,損失的是全民的健康。      醫學浩瀚,出書匆促,若有錯誤之處,還盼各方賢達指正,以利再版修訂。來電請洽,(02)77

41-6766,或於部落格留言,也可到我的臉書官方粉絲團互動。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健康迷思能夠越來越少,每個人都可以活得好又活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