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木山介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外木山介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小歐寫的 正好住基隆:我住在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的日子,還有心愛的城市散步時光 和陳世一的 鷹飛基隆:台灣最美的四季賞鷹秘境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外木山情人湖濱海大道 - 健行筆記也說明:外木山 情人湖濱海大道位於基隆市中山區外木山濱海風景區,自外木山漁港至澳底通村,全長約5公里的海岸公路,是基隆市轄區僅存最長的天然海岸。一側為開闊的海岸景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馬文化 和新自然主義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都市計劃研究所 張容瑛所指導 洪茹薇的 政府、青創社群與策略性地方塑造(Place-making):以基隆正濱漁港為例 (2020),提出外木山介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方塑造、青創社群、邊緣空間、結盟、媒體力量、正濱漁港。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 莊守正所指導 謝宇萍的 遊客的旅遊動機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性研究~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兒童廳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遊客、重要度與滿意度、兒童、重遊意願、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重點而找出了 外木山介紹的解答。

最後網站外木山情人湖濱海大道| 基隆觀光景點 - 旅遊休閒樂活趣則補充:外木山 情人湖濱海大道電話:02-2428-7664(基隆市旅遊服務中心)地址:基隆市中山區湖海路一段外 ... 自外木山漁港至澳底通村全長約5公里的海岸公路。 ... 創作者介紹.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外木山介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正好住基隆:我住在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的日子,還有心愛的城市散步時光

為了解決外木山介紹的問題,作者小歐 這樣論述:

「只是剛好住在這裡──正因為這樣, 若能好好在這裡享受自己的時間,不是很棒嗎?」 ★一段關於基隆古蹟建物的親密追憶 ★一部行走生活、扎根鄉土的感悟札記 ──基隆人必讀,更推薦給所有嚮往理想在地生活的人──   ◆住在「基隆要塞司令官邸」是什麼感覺?   前院的水池曾經是泳池?來自前住民的第一手生活紀實!   ◆用走路認識一個地方,走過的路就成為自己的;   從日本四國到台灣基隆,以步伐安頓身心的人生體悟。   ◆初訪基隆的must walk!5公里輕散策,7+2條在地推薦路線,   悠緩走進基隆有山有海的美好日常~   「不只是剛好住在這裡而已,   還要好好地享受在這裡生活。現在的

我是這樣想的。」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前住民對基隆的告白   位於台灣頭的基隆,有山的守護、海的滋養,也有多元歷史留下的獨特文化,地處邊緣卻自成一格。   基隆人小歐,自幼生長於面海的一棟日式老建築中,一切只覺理所當然,不以為意;長大搬離後,才益發意識到這棟「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的非比尋常。原本她和不少基隆人一樣,有著「很會去台北」的「邊緣症候群」;直到經歷開啟她人生新章的「四國遍路」後,小歐才踏出與故鄉重新連結的第一步。   透過走路,她和基隆共享時間,一步步內化這塊生活版圖的風土,也因此發現:基隆原本就很適合散步──山海之間,有許多約五公里、九十分鐘內可走訪的美好風景組合與變化

!   當小歐和故鄉的關係逐漸從疏離走向親密,奇幻的事同時發生了:已經老壞的舊家「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居然得以重生,再現基隆!她因此深感這塊土地上人與物的無限可能。如今,小歐非常享受基隆源源不絕的「好玩」,並寫成本書,與你分享她的舊家記憶與漫步路線,以及在地生活「剛剛好」的幸福。   ✽作為一個基隆有名房子的前住民,及一個喜歡在基隆到處散步的人來說,   我經常被問到在那棟房子裡生活的往事,還有基隆哪裡好玩,   我想不如就寫一本書,分享從小到大在基隆這座城市裡直觀的生活感受。   ✽那棟房子在我們搬走之後,漸漸地老了,   我有空時會去看看那棟房子,坐在一旁坡道的樓梯邊陪它一會兒。……

  誰曉得呢,幾年後,房子又活回來了!   這個過程很奇幻,改寫了我對世事變化想像的動線。   ✽去遠方走路,很美好,充滿了好奇與新鮮;   在家鄉走路,更愜意,隨興推開門走起來,港、山、海、好咖啡、好食物,   哪裡都不是很遠,走過的路就成為自己的,而我也終於和我生活的城市熟悉親密了。 暖心推薦   林承毅 林事務所執行長/政治大學、清華大學兼任講師   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陳立儀 小獸書屋創辦人   陳靜萍 基隆市文化局長   單彥博 雞籠卡米諾創辦人   楊雅萍 見書店主理人   蔡瑞珊 青鳥書店創辦人   鄭栗兒 《基隆的氣味》作者/作家   鄭順聰 《基隆的氣味》作者

/台文作家   鄭麗君 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蘇筱嵐 雨都漫步主理人   (依姓名筆劃排序)   從未想過,能真正認識一位曾居住在日式宅院的人,且是住在大沙灣的那處豪宅(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如今我們不需任意門,因為本書作者小歐,就是這樣一位出入於歷史之間的故事人。──林承毅    林事務所執行長/政治大學、清華大學兼任講師   在古宅生活的細微往事如此迷人,場所的主角永遠是在其中度過悠長歲月的「人」,而悉心保留珍貴空間持續疊加記憶,則能讓故事與未來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有更多共鳴。──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我認識的基隆人都非常會走路。但能夠走出一番興味、走出樂趣、走出人生體

悟、走出滿滿感動的大概非小歐莫屬,她不只是正好住基隆,而是基隆真好有小歐,讓我們看見更多的在地風景。──陳立儀    小獸書屋創辦人   過往大家對於基隆古蹟的諸多聯想,大多留在全台密度最高的砲台文化,但隨著近期各式古蹟修復再利用後嶄新亮相,像是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就是一大指標,過去它是富含濃厚的生活記憶,陪伴小歐長大的家,未來也將串起基隆東岸歷史廊帶的全新想像。──陳靜萍    基隆市文化局長   「走路」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是種可以更深入在地的方式。我因長距離徒步的關係而認識小歐,也謝謝小歐的新書藉由「走路」的方式介紹我們的故鄉,用五公里的基隆路線,讓民眾體會、深入基隆豐富的歷史路徑以及特色

。──單彥博    雞籠卡米諾創辦人   小歐把近期剛整建好的古蹟官邸填入了「李宅」時期的性格,為亮著裝飾照明的古蹟注入了溫度,讓正好住基隆的我充分感受真實的暖意,太珍貴了。──楊雅萍 見書店主理人   輕巧的足跡,彷若貓爪巡遊,引領我們穿越上個世紀的一抹印記。走訪小歐從前的「家」與基隆大歷史的場景,如許親切而動人,充滿龍貓似的趣味,豐富而獨具的基隆人情故事,呈現另種基隆城市書寫面貌。──鄭栗兒    《基隆的氣味》作者/作家   二〇一五年,小歐帶我探訪頹圮的舊家,娓娓道來回憶,我寫下:「彷若靈動的眼睛,木櫺窗眨了一下。」這一眨眼,李宅煥然重生,成為這座城市身世的明喻。──鄭順聰  

 《基隆的氣味》作者/台文作家  

外木山介紹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你可以在以下粉絲專頁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s://fb.me/chriskevinchanne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riskevinchannel
(訂閱Youtube頻道時請記得開啟鈴鐺)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我們「酥凱開箱」史上最炫的產品。來自Sublue深之藍的WhiteShark MixPro水下推進器。為了完整體驗這個產品的操控性能,我們來到了基隆外木山拍攝開箱與體驗。

就連水性不佳的酥酥,都可以玩的安全又開心。
到底水下推進器是什麼?該怎麼玩?
就請大家看完今天的這集開箱影片。

WhiteShark MixPro是目前市面上速度最快最便攜的水下推進器,可用於游泳,浮潛,水肺潛水與自由潛水,能有效保持您的體力:

雙推進器設計,最快時速1.8米/秒。
可拆卸浮力艙設計:安裝後可潛到水下5米以內,適合浮潛或游泳使用;拆卸後可潛到水下40米,提升不同深度潛水的舒適感。
續航時間最長可達60分鐘,兩段速度調整。
快充電池僅需2小時完成充電,可立即再次享受水下樂趣。
小巧便攜(3.55公斤),輕鬆放入背包。
可搭載手機、GoPro等水下拍攝設備,專業水中攝影穩定器。

詳細介紹:https://bit.ly/3mm1Me2

00:00 開場
00:39 開始開箱
02:35 啟程出發
03:10 細節介紹
04:58 體驗開始
06:42 水下體驗
07:43 酥酥體驗

#chriskevin #WhiteShark #MixPro

政府、青創社群與策略性地方塑造(Place-making):以基隆正濱漁港為例

為了解決外木山介紹的問題,作者洪茹薇 這樣論述:

既有都市再生文獻,多以明星城市或具文化經濟潛力之棕帶空間為研究個案,聚焦探討政府由上而下主導的大型旗艦計畫之作用,最後經常指向不動產導向都市再生的批判;晚近文獻,則逐漸轉向由下而上力量的觀察,關注日常生活、地方感(sense of place)與地方塑造(place-making)的拼裝動態。整體而言,既有文獻存在三個缺漏。第一,相對忽略都市邊緣空間的再生過程;第二,某程度落入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二元論辯;第三,對於新媒體於都市再生的角色,理解有限。爰此,本研究以2010年代中期以來的基隆市正濱漁港為經驗個案,企圖探討幾個研究問題。首先,促使萎縮海港城市(基隆)的邊緣空間(正濱漁港)引起關注

,並且展開後續一連串都市再生倡議及社群動員的契機為何?其次,正濱漁港地方塑造的過程中,政府的角色為何?透過何種政策論述或策略動員,影響地方發展經驗?再者,青創社群的自我組織及動員方式為何?如何嵌入在地社群?引發效應為何?此外,在網際網路興盛的時代下,媒體角色為何?如何影響地方塑造的路徑?最後,地方如何被影響?實質地景與都市功能產生何種轉變?對地方長遠發展存在什麼問題與挑戰?本研究採質性個案研究方法,進行為期一年(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的田野調查及相關資料收集分析,研究發現:(1)基隆正浮現一種新治理策略,強調以「共」為核心,不同於既有二元對立途徑的策略性結盟模式;(2)透過策略性結盟

模式,正濱漁港逐漸從邊緣空間轉而成為促成都市再生的關鍵樞紐,背後邏輯則是透過實質地景改變去帶動人際網絡的連結動員;(3)媒體,尤其是自媒體與新媒體,乃是地方塑造過程中,動員人、金錢、行銷宣傳的重要媒介;(4)然而,以「共」為核心的結盟治理文化,存在質變可能性,埋下結盟不穩固隱憂,具體呈現在觀光效益伴隨的過度期望、行動者間信任危機、人脈關係的拿捏;(5)透過改變實質地景塑造地方新意象,雖已初步凝聚社群意識並擾動地方再生的可能性,然而,若過度迎合觀光者的凝視,可能僅是導向地方意象塑造,而不必然促成地方的實質發展。關鍵字:地方塑造、青創社群、邊緣空間、結盟、媒體力量、正濱漁港

鷹飛基隆:台灣最美的四季賞鷹秘境

為了解決外木山介紹的問題,作者陳世一 這樣論述:

讀者獨享:作者親自導覽,到基隆港親賭5公尺內的老鷹飛行秀 隨書回饋:免費線上看「賞鷹達人來解惑」   喚醒世人的黑鳶紀錄片「老鷹想飛」、支持友善生態的「護鷹紅豆」「護鷹米」、一年一度基隆市歡慶的「老鷹嘉年華會」……,喚起世人重視我們身邊的野生猛禽,然後呢?換個說法就是想問,我們可以為泛稱老鷹的黑鳶在台灣近三十年來大量消失的困境,還可以再做些什麼改變?   台灣特有亞種的黑鳶早已列為有待保育級的野生動物,或許「尊重生命」的觀念深植人心才是一切的答案,因為唯有如此,老鷹族群飽受威脅的環境問題才有解套的可能,人鷹共好的生命教育才能落實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當中。   本書作者陳世一長期從事台灣

生態、文化記錄與寫作,可說是位自然觀察者的熱愛與實踐者。話說他二十年前剛來基隆,就被一幕老鷹空中翻身的景像給深深震撼,心想一定要好好認識牠們,直到二○○九年基隆港口的海洋廣場建成後,終於一償宿願了。日後,只要得空就會到老鷹食堂的基隆港口,探望心儀已久的老朋友。因此,這本《鷹飛基隆》醞釀期長達二十年之久,密集觀察不輟更長達七、八年,而觸動他下筆寫就本書的動機,是他察覺到當你我欣喜看到老鷹在空中飛舞英姿表象背後,那老鷹在台灣生存困窘的真正原因……。   作者並非專攻鳥類的研究者,但是卻一針見血地道出猛禽性老鷹在台灣的處境;文字不是文藝派的奇思妙想,只是純然率真地想寫出旁人尚未看透的老鷹飛行美學;

本書從未以生態攝影書自居,可是每張照片都捕抓到老鷹生命之舞的靈魂本質;筆者鮮少將生態教育掛在嘴邊,怎知字字句句都表達了愛老鷹的人道關懷見解;這本不是生態旅遊導覽書,卻將台灣最美的賞黑鳶勝地及隱藏版基隆港漫遊路線無私分享。   野生猛禽老鷹的生活行為觀察 + 風中舞者老鷹的飛行美學藝術創作 + 既使手指僵直仍要補抓捉老鷹一閃即逝的華麗身影 + 為老鷹發聲,將眾人不求甚解的老鷹生態角色價值重新定義……,作者發現原來圓滿的老鷹生態復育不會光只有老鷹,也有要四季鳥類飛舞、魚群跳躍,以及人類有智慧的善待,一切的一切盡收錄在《鷹飛基隆》的感性與理性兼具的圖文創作之中。   【本書獨有】   ⊙老鷹個資

全揭密!圖解主角老鷹的外型特徵、羽翼特色、生活習性、花式俯衝鷹姿、水面抓食路徑總整理,從頭到腳、到天空飛行,無不精闢解說   ⊙了解台灣老鷹的最佳入門手冊!圖解老鷹在生態鏈上扮演的角色、圖解人類生態金字塔中的老鷹角色   ⊙天空猛禽不再傻傻分不清!圖解全台灣老鷹分布地圖、北台灣賞鷹地圖、台灣常見猛禽辨識特徵   ⊙近距離與老鷹做深度接觸!圖解全台最美的基隆港賞鷹勝地、四季造訪基隆港的老鷹飛行路線、隱藏版的基隆港賞鷹漫遊行程   ⊙有文學之筆、更有精采照片寫真!前所未有的老鷹飛行美學九大分類,高達62種動人心弦的鷹飛美姿文學解析 本書特色   (一)第一本台灣老鷹的飛行美學圖文專書!   見

識保育級猛禽老鷹在空中振翅、盤旋、滑翔、漂浮、懸停、俯衝等英姿   大多數人和野生猛禽的相遇,多半是驚鴻一瞥,遠遠的、還沒看清長相就要目送牠遠揚了,更別提要如何對這些飛羽好好的評頭論足一番。這是一本台灣首見對老鷹飛行美學的圖文創作書,原來只要懂得老鷹振翅、盤旋、滑翔、漂浮、懸停、俯衝的六大基本飛行姿態,等於就打下賞鷹的好基礎了。   當然,要成為賞鷹高手,非得再拜讀老鷹飛行美學的進階課,作者將欣賞空中舞者老鷹的舞姿變化式歸納為九大類,分別是振翅、盤旋與滑翔是風中曼妙舞者、漂浮與懸停就像困惑的空中哲學家、勁道十足的俯衝則展現了老鷹抓食的飛行特技,以及精采刺激的空中追逐搶食秀、天空舞池的雙飛共舞、

千姿百態的剎那停格、力與美的鷹彈和爆開的鷹花、老鷹飛出空中密碼、老鷹牌奇想文創等九大類,細數高達六十二種圖文創作解析。 作者堪稱進入了人鷹合一的境界,才能將視覺的美和心靈的振奮化為文字、照片,邀請你來到老鷹的世界,在心中留下滿滿的幸福感吧!   (二)全台賞鷹情報大公開,首推基隆港的老鷹嘉年華!   不用報名,也不收費,可自由無拘的參與,堪稱全台灣認識、欣賞老鷹最好的生態教育平台   可能你從來沒想過或者根本不認為,有哪個地方可以近距離欣賞老鷹飛翔英姿?據統計,全台灣老鷹僅剩六百多隻,所以要遇見老鷹應該很難,因此如果能夠看到老鷹凌空飛越,就已經讓人夠驚艷的了。但是,本書一語點破,原來要找出賞

老鷹的勝地要訣其實很簡單,就是到老鷹可能會覓食的水域去!   你聽過日本漫畫的《深夜食堂》吧,那是夜歸者口腹飽足的身心避風港!其實,老鷹也有個「午餐食堂」,就在交通非常便利的基隆港口,那裡史料記載至少早在一百五十年前就已經是老鷹常態性的水域覓食區,而且據統計有來自北台灣一日生活圈的老鷹會來港口覓食,這是將近全台灣老鷹數的一半,足以證明基隆港是最適合觀察、最方便、最美麗的賞鷹勝地。 這是一場充滿歷史情感與老鷹之美的午餐饗宴,不用報名,也不收費,只在基隆港的天空,絕  佳地點就在基隆港的海洋廣場,最佳時間是秋季到隔年春季的中午時段,可以買一個便當或帶些吃的東西,選個自己喜歡的位置,看老鷹在空中充滿

生命力的舞動,而老鷹遠道而來的目的其實也是來用餐。   看老鷹輕盈飛翔、看老鷹水面抓食……,這是自然老師沒教過的事,但只要你來到基隆港口,身心五感就會知道那是震撼力十足的生態教育、更是真實的生命教育進行式。   (三)一書在手,你也可以成為賞鷹達人!   從未有將老鷹飛行行為解析得如此透徹的一本書了,不但可以知道四季的賞鷹情報,還能預測老鷹水面抓食路徑、親眼感受花式俯衝的震撼   老鷹群像一團團的飛羽旋風,加上東北季風的吹拂、催化,在天空舞動成千姿百態的炫麗丰采,讓拍攝者不停按壓快門,像機槍掃射般的聲響,令人血脈賁張,大家都想努力捕捉老鷹每一剎那的美麗,留住永恆。   如果可以知道基隆港四季

的賞鷹情報,甚至是能預知老鷹的飛行路徑,對熱愛老鷹的人而言,就可以用相機、攝影機或手機捕瞬間的影像動作,而老鷹行雲流水般的變化舞動,用我們的雙眼也可以更順利地即時捕捉。   作者長期蹲點在基隆港觀察老鷹,在書中就分享了四季當中以初秋至立冬左右是賞鷹的最好時間,因為那時會有許多幼鷹和年輕的鷹群在天空盤旋、俯衝、抓食、搶食,熱鬧非凡。在書中更歸納了老鷹因應當時風況和自身慣性動作的七種俯衝花式表演,以及令賞鷹者最興奮的水面抓食路徑共整理多達十二種,並娓娓道出老鷹為何如此飛行。   像是V型抓食路徑是當風力適中時,經常會出現典型的斜衝抓食斜起,而且通常幼鷹和亞成鳥較常用這種方式;L型抓食路徑是風力較強

時,常出現典型的垂直俯衝後,再平行逐漸躍起;U型抓食路徑則是幼鷹垂直下降抓食後,再向前奮力垂直上飛。……   (四)懂老鷹、愛老鷹,就要知道老鷹吃什麼!其中,古今說老鷹抓雞、抓魚真是天大誤解!   解讀老鷹生態辨識特徵、生活習性、生命歷程等,認識台灣老鷹在世界上的特殊性   許多人對老鷹的認知是模糊、分歧和雜亂的,殊不知「老鷹抓小雞」的兒時記憶個誤解,現在的聽到「老鷹在抓魚了」更是荒謬,因為老鷹主要吃動物的屍體,以及人類丟棄的有機廢棄物,當然受傷的雞或鳥也會吃。   在演化的過程中,當老鷹以食腐性食物為主時,就必須在空中不斷巡弋,搜尋動物屍體,所以翅膀就逐漸形成長而窄,前端為深翼叉(撥風羽)

,有紓解強風的功能,使牠可以在空中長時間搜尋地面或水面的食物;腳爪因為不用獵捕而逐漸變細,爪也逐漸變成在地上行走及抓握的功能;胸腹的白色縱斑則有利於棲息及繁殖活動時和環境色的融合,具有隱蔽效果。   作者在書中不厭其煩地用多元角度逐一解說老鷹覓食特性,首先台灣老鷹體型較美非等的禿鷲身型較小,因此吃的動物屍體也較小,但並無損於牠在生態系扮演能量分散者的角色;其次,老鷹和大冠鷲、魚鷹等猛禽相比,老鷹的腳爪特別細小,便於老鷹的爪子扣合時成環狀,主要功能在抓起及固定動物屍體,否則爪子太大無法扣合成環狀,到手的食物可就抓不牢了。況且,老鷹和其他猛禽相比,吃的食物也大不同,像是鳳頭蒼鷹、松雀鷹都會捕食小雞

或鳥類,鳳頭蒼鷹甚至會捕食台灣藍鵲等大型鳥類;大冠鷲則是會抓蛇、蜥蜴或蛙類等。   (五)不可不知的台灣老鷹大量消失主因!   農藥泛濫、與自然爭地等都是,但追根究柢是老鷹的食物消失了,權宜之計該怎麼做   台灣在短短三十餘年,竟然成了亞洲唯一老鷹大量消失的國家。這和台灣島內人口增加、荒野大量被開發、野生動物棲地消失,以及慣行農法用藥耕作……,導致老鷹因食物不足而數量銳減,且必須另外尋找食物才能繁衍族群。   老鷹數量銳減,尤其必須特別引起高度重視的原因,那就是和台灣農村、海岸各地有機垃圾處理方式的改變關係最大。號稱「清道夫」的老鷹,因為整體環境朝向工業化、都市化發展,人們對衛生的要求提高,

有機廢棄物不能再任意處置,垃圾掩埋場逐漸被焚化爐取代,禽畜處理場的廢棄物不能隨意棄置時,食物來源減少,老鷹的生態角色被剝奪,族群數也就悄無聲息的銳減,使得老鷹分布區域局限在還有一些食物的南北海岸、港口、溪流及水庫等。   在老鷹討生活如此困頓的台灣,作者主張應該開放討論是否要適度分享食物給老鷹吃,但要注意且小心的是不要改變牠們在生態系中原來扮演的角色,並隨著與時俱進的調查研究結果和環境演變,做有彈性的調整。以基隆港為例,在百餘年以來這裡一直是老鷹的食堂,但諸如上述的討論,這裡的食物量已大不如前且又禁止餵食,憂心這裡的老鷹處境堪慮。   當以「分享」食物給老鷹的心態來看待,不僅有助於保育和復育,

也能維繫基隆港長期以來和老鷹的文化關係,更能在和老鷹近距離觀賞的過程中,體驗老鷹的美及堅毅的生命力。。   (六)作家獨有的感性書寫 + 生態攝影的銳眼鏡頭 + 老鷹飛行美學的細膩觀察,以多元創作方式呈現,說出專屬於台灣老鷹的故事   自然書寫是強調感官與心靈體驗的一種寫作方式,無疑這本書的作者陳世一已經達到「人鷹合一」的境界,應該說是不把自己當成人,而是幻化成為鷹了。若非如此,怎麼能夠把老鷹的神韻拍得徐栩如生,主角老鷹的飛行美姿詮釋得超乎想像且多到令人讚嘆,這不光是老鷹的紀錄書寫,也不只是生態攝影集,下筆寫就老鷹之處與老鷹的生態美拍,都置入了老鷹的生命,說出專屬於老鷹的故事。   從未與老

鷹謀面的都市人或是對老鷹一知半解的你,強烈建議拿起這本書好好認識牠,因為老鷹比起台灣黑熊來說,可是最在地也最容易親近的保育級野生生物。老鷹雖然比不上你家寵物那般溫馴可愛,也少有猴硐老街貓咪的萌樣療癒,但是只要來到基隆港口舞台,欣賞老鷹的風中之舞,聆聽老鷹野性的呼喚,不但能紓解心中的鬱悶,也能激發我們內在的動能,創造與自然相遇的美妙經驗。畢竟,能夠和猛禽近距離接觸,且能體驗牠們散發出的強靭生命力,是多麼令人感動、著迷的一件事。   (七) 隱藏版的基隆港豐富生態,可能就連在地人都不知道!   肉眼可見的港區魚群,五感得到前所未有的大滿足   百年以來,老鷹一直都在基隆港覓食飛舞著,但你我是否只

惦記著到基隆廟口吃美食,不曾留意除了基隆市鳥老鷹是基隆港最耀眼的主角之外,在基隆港的四季天空有多達二、三十種飛鳥往來交錯飛翔著,港口海面下也有不少用肉眼可看見的魚群。   如此近在身旁的學校沒教的自然課,歡迎一書在手前去一探究竟,相信不論大人小孩都能夠得到前所未有的大滿足。  

遊客的旅遊動機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性研究~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兒童廳為例

為了解決外木山介紹的問題,作者謝宇萍 這樣論述:

摘要本研究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兒童廳為例,探討兒童廳遊客之旅遊動機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間的相關性。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總計獲得256份有效問卷,運用電腦軟體SPSS 20.0,以描述性統計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來進行探討,研究結果摘要如下:一、主要照顧者遊客年齡群主要集中在31~40歲之間;以女性居多;職業為家庭主婦;婚姻狀況已婚且子女最小為6歲以下;符合兒童廳父母的特性;子女受訪者大部分年齡在3~10歲之間。二、遊客以住新北市開車前來的為最多;旅遊資訊的獲得方式以網路最高,其次是親友介紹。參訪海科館以第一次為最多,數年一次為其次。可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兒童廳對已造訪的旅客吸引

力較低。三、旅遊動機中的體驗海洋與環境教育的機會與重遊意願,彼此呈高度正相關,顯示遊客造訪海科館兒童廳的動機不單是旅遊娛樂的性質,亦是真的想學習與海洋有關的知識。四、無論大人或小孩,對海科館兒童廳設施中滿意的前三名都包括空中探險。五、遊客們都很肯定兒童廳在海洋教育的推展上所扮演的角色,且有意願再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