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島攻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富國島攻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靜雯寫的 開始在越南自助旅行(新第六版) 和二松啟紀的 繪葉書中的大日本帝國:從390張珍藏明信片解碼島國的崛起與瓦解,窺探日本近代外交、文化、戰爭與殖民真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越南自由行胡志明-富國島悠閒度假去也說明:越南自由行胡志明-富國島悠閒度假去 ... 富國島路邊有很多賣烤肉的攤子,游完泳之後餓了就吃了 ... 香港自由行話嘮美食攻略.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太雅出版社 和麥田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洪敬富所指導 陳柏奇的 新媒體時代下的中國網路政治:變遷中的國家-社會關係 (2012),提出富國島攻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媒體、網路政治、公共參與、維權、民族主義、公共外交、中國國家社會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大陸研究所 林文程、林中斌所指導 蔡宗哲的 攻心取臺-中共對臺的政治傳播心理學 (2006),提出因為有 機體論、中共對臺政策、心理戰、政治傳播心理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富國島攻略的解答。

最後網站Toco 途客旅游- 越南| 富国岛旅游全攻略 | Facebook則補充:去到越南就应该这样玩、玩转富国岛全攻略 · #越南# 富国岛 # 攻略 #景点#旅行#旅游· 记得Like & Follow MCParadise 途客旅游! 以获取更多的旅游攻略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富國島攻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開始在越南自助旅行(新第六版)

為了解決富國島攻略的問題,作者吳靜雯 這樣論述:

  全新推薦,清點越南必訪12大景點   拍出不一樣,走訪網紅拍照行程   優質住宿,高CP法越旅館超值享受   別忘了品味越式風貌的特色咖啡館   全新濱海行程走訪粉紅教堂   攻略越南廉價航空輕鬆採買   步驟解析交通系統、搭車購票   前進越南,少不了這一本!   本書除了包辦行前準備、食衣住行攻略外,更教你深入體會小法國越南的萬種風情:   ★非住不可的法越風旅館,及高CP值的住宿推薦!   ★細心體貼、講究穴位的越式SPA按摩,超享受!   ★河內老街搭三輪車遊城!   ★歐美背包客最愛的摩托車之旅,深入在地美!   ★美賞法式殖民建築!   ★入古城,看小紫禁

,漫步老民居!   ★沙巴健行,沿寧靜梯田走入少數民族村落,一窺山中歲月!   ★湄公河三角洲水上人家市集!   ★下龍灣頂級仿古船,看海上石林(聯合國世界遺產)!   ★富國島潛水、海釣、日落BBQ,回歸自然的閒雲野趣!   ★美奈的小漁村悠閒風光,躺沙灘、啖海鮮!   ★烹飪教室,學越南菜、逛在地市集!   ★大嚼越南美食、暢享越式濃醇咖啡,並推薦各城市必吃的菜色清單!   ★便宜手工好,量身訂製衣服、鞋、包,把越式工藝買回家! 本書特色   ◆專治旅行疑難雜症:根除旅行小毛病,如:辦護照、簽證、購買票券、安排行程、機場入出境手續、行李打包、如何搭乘各種大眾交通工具、打國際電話、時區轉

換……等疑難雜症,本書全都錄。   ◆城市玩樂導覽:河內、下龍灣、沙巴、順化、會安、峴港、芽莊、美奈、大勒、胡志明市、湄公河三角洲、富國島。   ◆Step by Step就這麼簡單:跟著圖文步驟走,輕鬆購票、取票、租車、看懂重要指標和圖案,原來自助旅行這麼簡單。   ◆省錢、省時密技大公開:貼心提醒你行家才知道的購物、住宿、搭車等好用小撇步、防踩雷注意事項。

富國島攻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玩轉越南富國島4D3N,一人總花費不超過RM1000!PART II
詳細部落格文章攻略: http://bit.ly/2QtuDhC

PART I看这里? https://youtu.be/VkzF3rFTdxo
---------------------------------------------------------------------------------------
@VINPEARL @Vui Chơi Giải Trí Vinpearl Land

Vinpearl Land http://bit.ly/35stayH
Vinpearl Safari http://bit.ly/2M8PE03
纜車+自助午餐配套 http://bit.ly/2IIotXS
?註冊KLOOK獲取RM15: http://bit.ly/34DoggF
?用代碼《KLOOKSINPEI》可獲得RM20折扣(只限初次購買)
---------------------------------------------------------------------------------------
Kkday機場接送服務 http://bit.ly/3122scU
?用折扣碼【SINPEI10】可獲得RM10折扣(只限初次購買)
---------------------------------------------------------------------------------------
Little Garden Bungalow訂房鏈接 http://bit.ly/33Dmc8s
---------------------------------------------------------------------------------------
❣️IG流行調色大公開LIGHTROOM MOBILE PRESET~完整教學
》》https://youtu.be/AMZ_sUHakSA

❣️復古色系調色❣️LIGHTROOM VINTAGE PRESET~完整教學!
》》https://youtu.be/YvTgM4p2uGI

❣️黑色系調色❣️LIGHTROOM BLACK TONE PRESET~完整教學!
》》https://youtu.be/hc3PNkVemJ8

❣️天空濾鏡APP讓你有完美假天空,藍天白雲/星空不是問題~完整教學!
》》https://youtu.be/Z3G0jJoKMDQ

❣️用手機SNAPSEED/LIGHTROOM就能調亮暗暗的照片~完整教學!
》》 https://youtu.be/12YtcFf_ePY
---------------------------------------------------------------------------------------
更多有關我的旅遊資訊,請查看我的部落格官網 http://sinpeigoh.com/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支持一下哦☺️
----------------------------------------------------------------------------------------
來和我做做朋友吧~
【FB】 https://www.facebook.com/spsinpeigoh/
【IG】https://www.instagram.com/sinpei

新媒體時代下的中國網路政治:變遷中的國家-社會關係

為了解決富國島攻略的問題,作者陳柏奇 這樣論述:

本文以「新媒體時代下的中國網路政治:變遷中的國家-社會關係」為題,利用中國內政與外交的論述架構,以「網路公共參與」、「網路維權運動」、「網路民族主義」及「網路公共外交」等面向進行分析。其脈絡著重在對公民社會成員(公民、企業、組織)與國家機關(政府、官方機構)運用新媒體互為作用的探討:其一,由下而上的草根力量崛起與政府回應;其二,由上而下的政府治理模式:管制與操作;其三,由外而內的國際輿論壓力與由內而外的公共外交暨國家形象的重塑。在實證部分,第三章主要闡述中國信息化建設的過程與成果,進而分別探討中國政府在對內與對外治理模式的調適,用以理解新媒體時代下的中國網路政治:在對內事務中,藉由對中國公民

維權運動的理解與認識,探討民眾如何且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新媒體搶占「議題設定」的能力並進行社會動員,藉以維護憲法所賦予保障公民的權利,甚或是涉入並改變政府公共政策,在一系列的網路維權事件中,以反PX的環保議題個案,針對2007年廈門與2011年大連兩地的遊行「散步」事件進行分析比較,參見第四章及第五章對中國公共參與及維權運動的討論;在對外事務中,主要在於分析中國政府如何利用網路與民族主義意識型態的結合,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外交,並在新媒體時代下藉由網路媒介凝聚國家力量,使民眾得以在黨國有條件的「允許」下涉入外交事務,形成「國內民眾對國外政府」的特殊形式,藉此作為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的充分理由,遂行

其外交目的,參見第六章及第七章對網路民族主義與公共外交的討論。在分析部分,利用本文分析框架在「政策執行」、「政策過程」、「政策內容」與「政策意識型態」等四個公共治理的分析層次(圖2),以及「黨國治理模式的調適分析」(第八章)進行檢證,從而推導出新媒體時代下的中國國家-社會關係:在政策執行的媒介化工具方面,網路通訊科技開啟了中國國家與社會一種新型態的對話平台,公民意識及公民權的捍衛不斷地藉此強化,且隨著技術創新,重組了舊有的傳播技術環境,使得中國民眾的公共參與出現如理性、暴力等多元複雜的形式,已然由下而上地挑戰中國傳統的執政思維與能力,而作為作為社會運動資源與傳播中介工具的新媒體亦促使中國政府推

動如政務微博等相關電子政務建設以求社會維穩。在這樣的政策過程中,民眾逐漸分蝕了原本由黨國獨占的話語權,取得了部分議題設定的能力,迫使黨國必須做出相關的回應與課責,同時直、間接地涉入政策內容,包含「公聽會」、「座談會」等,使得社會力量利用各種不同的形式進入決策系統,進而影響、修正,甚至推翻既有的政策結果,這也為中國國家與社會的發展關係注入一股重要且關鍵的新動能。整體而言,新媒體時代下的中國正持續走在所謂國家干預、社會自治及黨國重塑權威基礎的後發現代化國家的發展路徑上,在對內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指導下,中國網路政治的萌芽確實已相對活絡並突破了傳統僵化的國家-社會關係,是一種強國家依舊,弱社會提升的相

對鑲嵌與進步,為中國威權政治轉型及其民主化進程提供更為多元的發展基礎與機會。

繪葉書中的大日本帝國:從390張珍藏明信片解碼島國的崛起與瓦解,窺探日本近代外交、文化、戰爭與殖民真相

為了解決富國島攻略的問題,作者二松啟紀 這樣論述:

  從明信片理解台日關係最重要的關鍵半世紀! 從《馬關條約》到日本戰敗的「半個世紀」,幾乎與大日本帝國是同一時間。因此,不提台灣,日本的近現代史就不完整。這「半個世紀」對於理解台灣近代史也是至關重要!──二松啟紀   專業推薦 陳柔縉 作家/廖怡錚 作家、譯者/蔡錦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依姓氏筆畫排序) 用圖像說故事,往往會比純粹的文字描述更加深入人心。現代人對於「明信片」的理解,不外乎是風景名勝、插畫宣傳等內容。然而,翻開本書,將會發現,原來透過一張扁平的明信片,或許就能洋洋灑灑地述說出隱藏在時代下的小故事,甚至是提出不同角度的歷史解釋。 在寫成拙

作之前,我也是先被日治時期報章雜誌中的圖像所吸引,才注意到「女給」這項職業;後來完成的譯書,也大多是以圖像說故事的主題。我相信即便是簡單且平面的圖像,也一定存在著不可估量的深度與厚度,加上每個人的著眼點不同,注意到的細節也會有所差異,這就是圖像史料的有趣之處。 本書作者細膩地抽絲剝繭,將收藏在圖像明信片中細膩且零碎的訊息,重新放回「大日本帝國形象」的歷史脈絡之中:例如大正時期的圖像明信片富含國際性的色彩;民間發行的明信片為了迎合人們「想看」的欲望,題材多元豐富且刺激寫實;昭和初期,則逐漸轉為帶有「強迫性」的媒介,成為「希望讓人們看到」的內容,這些細膩的變化,都與時代背景環環相扣。當然,誠如作者

所述,這些明信片,究竟是日本帝國的「自畫像」,抑或是想像出的「幻影」,便待讀者的細細品味與琢磨,這將是閱讀本書最大的樂趣!──廖怡錚 《女給時代》作者、《資生堂的文化裝置》譯者 大日本帝國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家? 因為外交與產業、民俗、擴大版圖的無數戰爭。 一再擴張的結果,終於導致崩潰瓦解。 從世界級的圖畫明信片收藏家拉布納夫婦的收藏中, 挑選出390張圖畫明信片,從「空間」與「時間」立體視角理解大日本帝國的興衰。   以明信片為媒介 明信片是能讓我們看到陌生土地風景的媒介,種種的資訊、情報濃縮在一張小小的紙片上,當它老舊時,就成為我們通往過去的一扇門。本書以老明信片為媒介,重新理解過去,讓它成為

歷史的教材之一。時間段限從甲午戰爭開始的一八九四年到太平洋戰爭結束的一九四五年,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為對象,敘述大日本帝國在這段時間內一再擴張,導致崩潰、瓦解的過程。以圖畫明信片為路標,從「空間」(土地)與「時間」兩方面,完整地體驗那一段歷史,就是本書的目標。 明信片的流行,與郵政制度的發達、印刷技術的普及有很大的關係。全國統一郵費派送郵件的服務,再加上各地大小印刷工廠也能夠大量印製色彩豐富又便宜的明信片了,遇到事時,就可以向全國各地乃至於全世界發出消息。日本也在一九○○年十月十日實施(舊)郵政法,允許使用私人印製的圖畫明信片,因此揭開了明信片時代的序幕。 就二十世紀初的媒介而言,毫無疑問的,報

紙是大眾傳媒的主角。對此,相對宣傳範圍較小的明信片,成為補足報紙報導的配角。當大的報紙刊登新聞時,小的圖畫明信片就會隨之響應。那樣的圖畫明信片也和報紙一樣,成為是官方管理的對象。在檢審制度下,被允許表現到何種程度呢?發行者在拿捏「表現的自由」與「表現的約制」中,建立商業的行為,可以說是把個人攝影的照片或個人創作的圖片,發展成根本上性質不同的存在。 日俄戰爭是日本圖畫明信片興起主因 日俄戰爭是明信片成為媒介的一大轉機。日俄戰爭是日本舉國總動員的戰爭,處處影響了日本國民的生活,成為日本國民最關心的事。從開戰起,以出征士兵為對象的慰問用明信片的需求量就快速增加,日本郵政省於是決定發行紀念圖畫明信片,

一九○四(明治三十七)年九月五日開始發行第一次的戰爭紀念圖畫明信片(一套六張),並在隔年以前發行四次,戰爭結束後的一九○六(明治三十九)年的五月六日發行第五次紀念明信片(一套三張),慶祝戰爭獲勝。另外,趁著勝戰的熱潮,郵政省又發行了紀念凱旋的明信片。明信片從此熱賣,甚至造成排隊購置的長龍隊伍中發生死亡與受傷的事件。 搭上官方印製紀念明信片大受歡迎的順風車,民間企業與報社也大量印製明信片。日本軍在戰場上取得優勢的戰鬥場面,與俄羅斯士兵為主角的諷刺漫畫,出現在明信片上。日本軍的對手是世界最強的俄羅斯軍。那樣的明信片緩和日本國民對戰爭的不安感,也試圖激勵國民的戰爭意識。透過明信片,讓國民看到了國民想

看的「戰爭」。很多時候,明信片繼報紙的報導之後,在兼報導戰勝資訊的情況下出售,但有時也和報紙的報導一樣,以同等速度同時發行。 多元性且國際化的大正時期 明治維新以來,走上富國強兵之路的「大日本帝國」,在經過日清、日俄戰爭後,英姿颯爽地站上了世界的前舞臺,而且領土的版圖也不限於只有日本列島。從佔領台灣起,日本的版圖涵蓋了南庫頁島、關東州、朝鮮、南洋群島及其周圍地域,儼然是一個大帝國。日本人在尋求新天地的過程中,一再進行經濟入侵,活動範圍擴及滿洲(現在的中國東北地方)、俄羅斯沿海地區。日本人所到之地一定有圖畫明信片。為了各式各樣的目,包括台灣總督府、朝鮮總督府、庫頁廳(日文稱為樺太廳)等國家統治機

關,及報社、民間企業、民間團體、照相館等建築的模樣被製作成圖畫明信片,甚至也有新聞報導、宣傳、觀光等目的的圖畫明信片。 「大日本帝國」的明信片的舞臺雖然是日本(內地),但是出現在明信片上的人物卻未必是日本人。日本的海外殖民地(外地),從亞熱帶的台灣到亞寒帶的南庫頁島,包含了各式各樣的自然與文化、風俗,生活在那裡的人是日本人以外的民族。從充滿異國風情的景色,到台灣的原住民、北方的當地土著、朝鮮人等等,也成為圖畫明信片裡的景物,並且強調了那些地方與民族的未開發、不文明與封建性。那樣的明信片裡,處處可見統治者為了固定統治與從屬關係的用心。但是,大多數人購買那些明信片,卻是基於單純的好奇心,那樣的明信

片不是很能讓人感受到帝國的多民族、多文化的一面嗎? 隨著日本經濟的擴大,大正時期陸續有企業前進海外,以世界地圖為背景來介紹自家產品與公司的風格,成為固定的模式。以廣告圖畫明信片來說,因為是小投資而能得到莫大宣傳效果的方式,所以有很多優秀的設計。企業只要支付郵資,就可以把廣告圖畫明信片發送到客戶手上,若是收藏家喜歡的作品,更有助於商品的形象戰略。其中,當時創業不久的飲料「可爾必思」特別值得一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以住在因為戰爭而受到重創的德國、法國、義大利地方的畫家為對象,發出獎金徵求「『可爾必思』廣告用海報及圖案」的作品,然後把得獎作品與佳作製作成圖畫明信片,進行介紹。這個成為橫跨日本與世界的

廣告宣傳,大規模地傳遞了信息。大正時期的圖畫明信片多元而且國際色彩豐富。 帝國擴大與縮小的影像 從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日本的圖畫明信片迎來了成熟期。由於照相機與印刷機的普及,圖畫明信片被大量發行到可以粗製濫造來形容。如果有預期的購買者,即使是情色與怪誕的圖畫,也會有人印製、出版。照片與圖案無法期待能夠賣得好。必須讓把明信片拿在手的人有「想買這張明信片」的衝動。試著把流行與世態交織在一起的同時,就算想用強烈的方式來表現,挑戰世俗的容忍程度,也必須在容許的範圍內表現。圖畫明信片和報紙、雜誌、書籍不一樣,是小投資也可能發行的事業。而且,圖畫明信片的形狀是已定的,容易印刷,方便流通,是只要一張受歡迎,

就可以獲得很多利益的東西。 但是,官方有審查圖畫明信片的機關,過分驚世駭俗的內容雖然容易銷售,被審查機關查禁的危險性也很高。不過,因為發行圖畫明信片不須要太大的投資錢,被查禁的損失相對的也比較小。和必須有巨大的輪轉印刷機器與大量工作人員的報紙發行不同,自己就是發行人的自主控管輕鬆多了。所以屬於驚世駭俗表現(大多是情色與怪誕)的作品,也會出現在市面上。瞬間出版,鑽官方耳目的漏洞,短暫的在市面上出現,快速地流入購買者手中,賺到錢後就立刻從市場上消失。從這一點來看,圖畫明信片可以說是神出鬼沒的一種媒介。 明信片承擔了災難報導的部分任務,也讓人看到了昭和初期的變化。不知道是審查制度的關係,還是發行者自

我約束的結果,圖畫明信片的多元性明顯在消失中。明信片描繪的不再是人們想看的影像,而是想讓人們看的影像,成為某個地方有強迫性的媒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軍方發行的明信片。以九一八事變為契機,軍方傾力製作明信片,想要藉此喚起日本國民的輿論。在陸軍大臣署名與畫押的謝函上,加入並介紹了九一八事變發生的原由與其背景關係地圖,還仔細介紹了各式各樣的禮品。軍方未必有足夠的強大力量,但若能得到輿論的支持,就有能夠獨斷獨裁的可能性。地方的師團與連隊也製作了宣傳九一八事變成果的圖畫明信片,提出「滿蒙特殊權益」的危機。明信片的國際色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偏狹的民主主義的氛圍;曾經有的魅力折損,變成單純的宣傳小道具。隨著

「大日本帝國」版圖的擴大,明信片描繪的影像世界反而縮小,做為媒介的魅力也逐漸褪色。 是自畫像還是幻像? 描繪中日戰爭時日本軍的「勝利」與「突破」的明信片被一再發行。拉起太平洋戰爭序幕的突擊珍珠港與入侵新加坡行動的成功,太平洋上出現了「大東亞共榮圈」。從日本列島開始到台灣、南庫頁島、朝鮮、滿洲插上了紅太陽的日本旗幟,同樣的旗幟也在香港、新加坡、菲律賓、緬甸等亞洲各地飄揚。這是「大日本帝國」的終極版。但是,占領地上抗日武裝勢力一再出擊,與其說「大東亞共榮圈」被太陽旗染成一片通紅,說「大東亞共榮圈」上分布著紅色斑點,似乎更為接近實態。 明信片所呈現的世界只是影像,就算其內容是從某個時代切取下來的片段

「事實」,其中偶而也會出現虛假的演出,而且照片與圖畫的說明也未必正確。那是是發行者「想讓人看」的畫面與購買者「想看」的畫面的重疊影像,再加上審查者約制,所創造出來的世界。在此基礎上,明信片靠著郵政以人傳人的散佈方式,發揮了做為一種大眾媒介的機能。不過,還是存在著很多圖畫明信片沒有描繪到的世界,例如因為軍方勢力抬頭而釀成的五一五事件與二二六事件,這些都是明信片所未觸及的事件。朝鮮的三一獨立運動也同樣沒有在圖畫明信片上留下痕跡。但儘管如此,明信片仍然是要捕捉「大日本帝國」的一個斷面時的重要資料。本書想在留意那樣特性的同時,解讀同一個時代的人們眼中的「大日本帝國」的影像。

攻心取臺-中共對臺的政治傳播心理學

為了解決富國島攻略的問題,作者蔡宗哲 這樣論述:

本研究係以全面性的觀點,系統化中共對臺政治傳播模式。首先探究中國、西方與共黨兵書,歸納而得之中共心理戰的四項戰略特色,分別是:一、義戰討伐.絶對求勝。二、政治領軍.層次掌握。三、人民戰爭.內外戰線。四、虛實流變.人器併重。本研究推論出可以「機體論」的觀點,來透徹理解中共對臺政治傳播心理學模式。 在敵我兩造基本關係層次的對抗中,可以綜合「將兵關係」、「文武關係」、「國社關係」、「外交關係」四大種層次,綜合稱為「對手關係」,兩造互動關係,即為攻防關係,其重要價值為「挑動與鞏固」。 中共對臺心理戰,即是要進行對四種層次的「挑動」關係,需著眼於三個心理戰政治傳播法則:一、情感性政治傳播法

則:目的在於動之以情,常用的手法有號召民族情感,使我產生與對方的「我群認同」;以祖國之愛使我產生如兒童對至親的心理依附;以仁義之師之名,化解侵略者的負面形象。二、誘因性政治傳播法則:目的在於誘之以利,也就是利用政策示好,意圖改變受眾態度;加強政治宣傳,期能懷柔說服;或是利用媒體攻勢,使之習於大陸文化與生活。三、強制性政治傳播法則:目的在於迫之以武。為了要樹立軍事活動合法化的形象,利用傳媒文攻,混淆視聽,以達到師出有名的目的;以威懾武嚇,警告對手勿有「不智之舉」,並以虛實互用的方式,讓受眾產生「真的會不會打」恐懼與疑慮。並利用斬首奇襲等快速的軍事方法,以這些活動來逼使對手接受講和的條件。在施用政

治傳播的工具,包含了對臺工作、大眾傳播、信息心戰、軍事威懾,四大類工具之下的細目種類包羅萬象。中共選擇對台心理戰政治傳播工具的特色,就是靈活,只要能夠達到目的的工具,就是好工具。中共對台心理戰政治傳播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自從1949年中共建政,迄今將近60年的時間,本文剖析中共對台政策心理戰的演進,從而得到一些重要的原則:一、解放/統一/反獨原則;二、一個中國/一國兩制原則。這些原則數十年有其一貫性,變化部分頂多只能談到「底線」前進與後退問題,而不會完全消失,而這也就是中共對臺心理戰略的演變脈絡共通原則。政治傳播心理學的重點在研究:一、消息來源面,用以探究訊息的產製與來源;二、訊息內容面,用以探

究媒介訊息的傳達與呈現;三、受眾心理影響面:用以探究受眾對訊息的接收及其效果。其中尤其重視「受眾心理影響面」,探究民眾對訊息的接收及其效果或影響,並分為短期及長期效果,各有下列關切重點:對政治知識議題認知與政治人物評估效果、民意形成,以及公民參與。本文所建構之中共對臺政治傳播心理學模式,得出視人而異、依事行動、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以物謀成等五大特徵,同時又包括了整體性、關聯性、層次性、開放性、動態性等機體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