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體國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政體國體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夏祖焯寫的 跨越三個世界的魅麗與迷思:科技、人文、社會的知識凝煉 和許章潤的 國家理性與優良政體:關於「中國問題」的「中國意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國的民主白皮書∣中國的民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也說明:一)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 (二)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三)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香港城市大學所出版 。

東海大學 歷史學系 唐啟華所指導 全俊豪的 清末民初國體問題之討論(1906-1916) (2017),提出政體國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立憲、共和、君主、國體、政體。

最後網站國體和政體問題 - GetIt01則補充:弄清楚國體和政體,是分析國家問題,特別是分析民主政治制度問題十分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基礎。對於尚未取得政權的革命階級來說,準確理解和把握國體和政體問題,可以使本階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政體國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跨越三個世界的魅麗與迷思:科技、人文、社會的知識凝煉

為了解決政體國體的問題,作者夏祖焯 這樣論述:

  這是我國第一本跨越三個世界的書,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本這種書。作者是美國的工程博士,但現在大學教授歐美及日本文學與文化,而他真正的興趣卻在社會科學。書中前半部是對三個世界之間相互關係的分析討論,後半部概括而言簡的介紹分門科目的重要學識及文化,深入而淺出,令你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的知識。   保持好奇心是創造的泉源之一,物質生活由科技締造,精神生活屬人文藝術。我們的生活中不可能只有人文藝術,或只有科技。這種跨領域的好奇心,對科技或人文藝術的創造都有啟發作用,社會科學則居於科技及人文二者中間,也是同理。   跨領域令我們生活更豐富,心靈更快樂,更受人尊重及重視。這本書是「

社會大學」的 教科書,也是參考書,每個人都該擁有一本。  

政體國體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日前,四個中央政府駐港機構合辦高規格論壇,闡釋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的關係。這次論壇與過去其他官方論壇最大分別,就是它開宗名義以中國共產黨作為主題(過去類似的論壇都以「中國」或「中央政府」為主語),亦是由中央主辦主導,特區政府是特邀主辦。這次論壇傳達了哪些政治信息,對於今後的一國兩制又有何實質影響?

01:38 「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主題論壇」的信息
04:57 中國共產黨在一國兩制的角色浮面?
09:04 「結束一黨專政」口號的爭議
13:50 香港要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嗎?
17:22 國體,政體和政黨的制度有待釐清
18:26 共產黨領導香港的方式有不同
22:20 共產黨與香港的關係到底如何介定
24:42 總結

清末民初國體問題之討論(1906-1916)

為了解決政體國體的問題,作者全俊豪 這樣論述:

「國體」一詞自清末傳入,隨之在立憲運動中爲清廷沿用其概念,用以表示皇室立憲之决心以及統治的合法性。國體問題為決定國家型態之本質,而中國的「國體問題」,其核心問題就是君主立憲與共和立憲之選擇,並隨之引發種種思想上的激盪。國體問題涉及層面極廣,主要包括學理討論、憲政推行、共和問題、政府與人民的權力關係等狀況等。本文旨在討論與釐清自清末到民初憲政歷程中國體問題流變的脈絡。

國家理性與優良政體:關於「中國問題」的「中國意識」

為了解決政體國體的問題,作者許章潤 這樣論述:

  本書輯文二十九篇,概分為「歷史時刻」、「政治秩序」、「政制進程」、「社會基礎」四輯,每輯七八篇文字,分別從晚近世界體系視野中,省思大時代中的「中國問題」,着力在義理層面追尋政治秩序之可欲與可能,圍繞理想的政治秩序,追問自由民主如何在中國落地,最後說明沒有民主就沒有法治的必然發展路向。作者一再強調,中國「第三波改革開放」到了最後臨門一腳的時刻。在此,最為重大的事件,也是最為深刻的變革,就是民主政治可能正在敲門,或者,正在用腳急急踢門。作者又重申,這個叫做「中國」的家國天下,是14億國民分享的公共家園,而非一黨一派、一家一姓的私產,更非憑藉強力攫取、代代承繼的所謂江山。打江

山、坐江山、保江山,早已是不合時宜的王朝政治心理。 本書作者以切實學理脈絡為基礎,梳理、分析、審視「中國問題」,瞻前顧後,觀點開明而慎重,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