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 等高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溪流 等高線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台大登山社寫的 丹大札記 和茱迪思.夏朗斯基的 寂寞島嶼:50座你從未也永遠不會踏上的島嶼(2020全新封面)(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等高線地圖 - 中文百科知識也說明:等高線 地圖就是將地表高度相同的點連成一環線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線, ... 二)詳閱地圖分辨主、支稜線(即兩座山峰相連之線)、溪流、坡度、懸崖、崩壁等地形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印刻 和大塊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央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姜壽浩所指導 謝昆祐的 以SHALSTAB為基礎之土壤-裂隙雙層情境之新型崩塌模式 (2021),提出溪流 等高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淺層崩塌、物理機制模式、SHALSTAB、裂縫流、流向演算法、修正成功率。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科技學院永續綠色科技碩士學位學程 林文賜所指導 王景田的 南華大學永續農場水土保持規劃設計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環境永續、水土保持、洪峰計算的重點而找出了 溪流 等高線的解答。

最後網站哪裡會發生土石流則補充:危險溪流兩岸易崩塌區3.危險溪流谷口扇狀地(人口最密集或設有公共設施). 丁的等高線高度為0 所以不符合土石流的成因上游( 高度高)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溪流 等高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丹大札記

為了解決溪流 等高線的問題,作者台大登山社 這樣論述:

  不論是九華山的大斷層、七彩湖的湛藍清茵、東郡大山下的平闊草原、卡社溪畔的醉紅楓葉,我們的身影故事,都在這裡。     丹大地區以濁水溪上游的丹大東、西溪為核心,四周涵蓋了卡社、郡大、哈伊拉漏、馬太鞍及太平諸溪流域,介於太魯閣與玉山國家公園之間,山高谷峻,形勢封閉,是台灣最深最遠的地方……     走在台灣最深最遠的中心,這一群穿著雨鞋、背著大背包、就讀於最高學府台大的年輕人,汗水浸濕了頭髮,身上沾染泥土髒污,腿腳隱隱發熱腫痛;現在要用他們發亮的眸子、讚嘆與驚奇的口吻,以及親身經歷的興奮感受,告訴你,他們在山裡遊蕩的故事。     ‧本書內文特選日本製紙大廠NPI高磅數微塗日標紙,全書彩

色印刷,藉由紙質顯色卻不透光的特性,凸顯台灣山林之美。特聘生態插畫、科學繪圖家黄瀚嶢繪製專屬書衣,以典雅維納斯錦紋美術紙來展現山林紋路,並搭配五色印刷效果增加質感。隨書附贈書卡一張,使用高磅數卡紙印製,作為三十周年紀念本典藏。   本書特色     ‧台灣登山界經典之作!30周年紀念版   ‧步入更深更遠的丹大溪流域,實錄探勘活動,一窺山林之美。   ‧多幅丹大山區稜脈圖、水域圖重新繪製收錄。

以SHALSTAB為基礎之土壤-裂隙雙層情境之新型崩塌模式

為了解決溪流 等高線的問題,作者謝昆祐 這樣論述:

降雨所誘發的淺層崩塌不僅是重要的地形作用,更是嚴重的自然災害。這種崩塌的成因通常為降雨入滲至不飽和土壤,使得土壤的有效應力減少、剪力強度降低,而土石因受重力牽引,自斜坡上滑落,形成淺層崩塌。在淺層崩塌的潛勢分析中,物理機制模式 (physically based model) 是種常見的分析方法,其中最早提出之SHALSTAB模式結合了水文模式以及邊坡穩定模式,並在許多崩塌潛勢分析的研究中有著不錯的成果。SHALSTAB模式盡管已在許多研究中被採用,但其假設破壞面位於土壤與基岩的交界面,且地下水也累積於此交界面上。然而,這樣的假設可能會忽略土壤與基岩裂縫中流動的裂縫流 (fracture f

low) 對於邊坡穩定所帶來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假設 (1) 單層土壤發生崩塌 (2) 雙層結構,僅上層發生崩塌 (3) 雙層結構,上、下層皆發生崩塌,三種不同的破壞情境,並透過這三種不同的破壞情境建構崩塌模式。與此同時,八流向演算法 (Eight flow direction, D8) 、多流向演算法 (Multiple flow direction, MFD) 、無限流向演算法 (Infinity flow direction, D∞) 以及整合單流向與多流向演算法所發展出的阿爾法流向演算法 (Alpha flow direction, Dα)等四種不同的流向演算法,也將應用於研究之中。本

次研究以台灣南部的荖濃溪之一子集水區為研究區域,此處於2009年遭受莫拉克颱風的襲擊,隨後發生的崩塌與土石流事件更是嚴重地影響當地的住戶。模式最後的模擬成果將與崩塌目錄進行比對,並透過修正成功率 (Modified Success Rate, MSR) 進行量化,藉此評估各模式的預測準確性。結果顯示,在三種情境中,情境二的預測結果最佳,情境一次之,情境三則較差,代表「雙層結構,僅上層發生崩塌」的假設,確實能改善分析成果。此外,在情境二的分析成果中,MSR值最高者為情境二搭配Dα法 (75.49 %),D8法次之 (75.10 %),MFD法第三 (74.99 %),D∞法則最低 (74.51

%),代表流向演算法也具有影響崩塌分析結果可能性。

寂寞島嶼:50座你從未也永遠不會踏上的島嶼(2020全新封面)(二版)

為了解決溪流 等高線的問題,作者茱迪思.夏朗斯基 這樣論述:

當國界已然封閉,困於沙發上的旅人將如何遠遊?   二○二○年,一場疫病徹底改變人類的短期活動,   國界封閉、人們足不出戶,   過往從一個國度踏上另一個國度,探索遠方大陸,突然變得如此遙不可及。   本書作者茱迪思.夏朗斯基出生於東德,在她的童年,東德人民不允許跨出國境,更奢侈談到其他地方去旅行,沙發因而成為夏朗斯基探索世界的起點。她自稱「地圖兒童」,大量閱讀地圖與地形圖,以抽象簡練符號和線條探索真實世界,從文獻窺知一國一地的演變。困於沙發上的她如同當今的我們,足不出戶,卻能從隻字片語中遠遊整個世界。   在她的筆下,那些在Google Map上彷若只是一個小點的島嶼,都有其如大陸

般的歷史。島嶼就像舞台劇劇場,上演著一齣又一齣的殘酷寓言:船難後被捨棄的奴隸,僅能在荒蕪的島上自生自滅;航海家探險夢碎,怒而將島嶼命名為「失望」;交際花在島上自封女王,虐僕殺人後消失無蹤;無人的島嶼成為氫彈試爆地,而原有住民的島嶼則被英國政府強制驅離,以一美元的價格租給友邦;拿破崙的帝國野心在島嶼被吞噬剝奪,理想主義者則在島嶼建立微型社會。每一座島嶼皆承載了不思議的故事,人們在大陸上未竟的夢,便犧牲島嶼為其實現。   「島嶼是天堂,也是地獄。」   茱迪思.夏朗斯基以她的筆,帶領我們遠遊地圖邊緣那些偏僻、寂寞、你可能永遠不會踏上,卻又埋藏無數人類祕密的島嶼。 本書特色   ★ 全書採用

國際標準規範1:2500000比例繪製   ★ 島嶼是大陸一生的縮影!如寓言般書寫島嶼的歷史,搭配四特色印刷島嶼地圖,文學與美感兼具   ★ 每座島嶼皆附經緯度並標明地理位置,方便讀者按圖索驥,更能搭配Google Map查詢   ★ 蒐羅足跡罕至的50座偏僻島嶼,範圍遠跨北冰洋、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引領讀者一起紙上登島   ★ 拿破崙被流放、達爾文採集生物、麥哲倫航海挫敗、硫磺島鼓舞美軍的攝影、女飛行家愛蜜莉亞失蹤於太平洋,所有歷史上知名的事件,都發生在島嶼之上  

南華大學永續農場水土保持規劃設計之研究

為了解決溪流 等高線的問題,作者王景田 這樣論述:

  近年來因全球暖化導致氣候變遷,臺灣地區極端降雨事件亦跟著大幅增加,其中暴雨集中易造成山坡地洪水及土砂災害,為有效降低坡地開發對環境生態產生衝擊,完整之水土保持規劃設計與施工,可讓山坡地生態環境永續發展。本研究以南華大學北側永續農場為研究地區,以水土保持相關法規為依據,結合地形高程資料、地質、土壤及中央氣象局之年平均雨量等資料,並透過環境基地現況調查,進行簡易水土保持規劃設計,包括排水及滯洪設施配置、等高線分析、集水分區劃分、降雨頻率及降雨強度分析、合理化公式之洪峰逕流量計算、排水斷面及沉砂滯洪設施計算及挖填方計算等項目。排水設施斷面係計算集水區25年重現期之洪峰逕流量為0.672cms,

而永久沉砂滯洪池需求容量為216.27m3,係估算50年重現期之洪峰逕流量為0.736cms,施設後滯洪池容量為261m3大於需求量,依規採簡易水土保持設施申報及設置均符合法規規範,可作為基地開發前施設之參考,以期能符合山坡地保育水土資源、涵養水源、減免災害,促進土地合理利用及環境永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