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原油運價指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多数领域物流总额增速加快最新物流数据出炉 - 新闻中心也說明:从货类看,资源类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煤及褐煤进口物流量增速较3月份普遍回调;汽车、 ... 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月平均为103.2点,环比回落0.18%。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葉穎蓉所指導 陳雪貞的 探討中美貿易戰與新冠疫情對市場運價波動性之影響因素-以跨太平洋東向定期船運為例 (2020),提出中國進口原油運價指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美貿易戰、航運運輸、新冠疫情、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臺大-復旦EMBA境外專班 湯明哲所指導 吳煜的 全球油輪運輸市場運價與中國油輪進口市場分析 (2019),提出因為有 油輪運輸、運價、油輪船型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國進口原油運價指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国进口原油运价指数(2021.12.17) - 中国船东协会則補充:中国进口原油运价指数 (2021.12.17). 2021-12-21 09:21:42. CTFI:657.76 +0.3%. 中东-中国:WS39.98 +0.18. 西非-中国:WS41.62 +0.02. 市场点评.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進口原油運價指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中美貿易戰與新冠疫情對市場運價波動性之影響因素-以跨太平洋東向定期船運為例

為了解決中國進口原油運價指數的問題,作者陳雪貞 這樣論述:

2018中美貿易戰導致中美經濟受到影響,2020年初又因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導致整個海運運價起伏猶如驚濤駭浪的變化。本研究以2018年至2021年前後的運費進行研究,研究發現2020下半年之後運價飆漲,主要受到3個主要因素:1.運價受到疫情影響,開始增加刺激對基本生活物資及醫療用品需求增加,導致運輸量大與塞港問題等等因素產生,迫使運價提高;2.中美貿易戰開打時,為了免除波段性的高額附加關稅,反而造成2020年7-9月對美貿易順差為974億美元頻創新高。3.因疫情延續關係,美國為救經濟,因此美國國會釋出紓困案,又間接刺激需求增加,迫使中美航線運價飆高,且創新高。2020下半年

之後運價飆漲,因受到這些不可抗拒之外因素所干擾,因此無法用一般傳統管理預測運價,僅能運用實際市場環境評估運價趨勢。

全球油輪運輸市場運價與中國油輪進口市場分析

為了解決中國進口原油運價指數的問題,作者吳煜 這樣論述:

回顧近10年來的油輪運輸市場,2018年達到了新低點,從大船東公司Norden公佈的2018年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中型油輪租金達到了近十年的新低;二手油輪資產價值也在不斷下降;國際公約中不斷強調的環保協議也不斷限制原油的提煉和生產。伴隨著主因全球經濟的不景氣以及復蘇期的需求弱勢,世界油輪運輸市場都表現出低迷的氛圍。噸位供應持續過剩,區域貿易遇到了各式的挑戰。運輸市場之外的船舶市場也同樣表現不佳,舊油輪拆除的同時,新油輪的建造訂單並沒有相應的提升,油輪市場整體表現為飽和以及一定的去存量現象。但在不佳的市場表現中,也展現出了一些新的機會。例如新技術的應用、油輪產業的整合。在市場的震盪背景下,本文

通過全球原油供需情況入手,在瞭解原油供需變化的基礎上對全球油輪航線運價和中國油輪進口市場進行了分析。本文旨在探討油輪運輸市場的運價特徵以及運輸市場未來發展的建議。本文採用了比較分析法。比較了超大型油輪(VLCC)、蘇伊士型油輪(Suezmax)、阿芙拉型油輪(Aframax)、成品油運輸的部分運輸航線的運費變動差異。得出如下結論:1.油輪運輸市場會受到政治、氣候等宏觀因素的影響,也會受到石油價格等相關因素的影響。部分影響因素的影響效果具有延後性;2.油輪運輸市場本身是獨立的,價格變化具有自我調節機制。運價變動並不完全依賴於上述相關因素;3.油輪運輸市場運價變動較為劇烈;4. 油輪運輸市場會區分

不同航線,不同船型,不同地區和不同油品,產生運價的差異。各個小運輸市場也具有獨立性。本文比較了中國油輪進口市場和全球油輪運輸市場的運價變動,並比較了中國各船型進口市場情況,得到結論如下:1.油輪運輸市場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共同市場,同時這個市場的供需雙方均存在不均衡,該市場是一個非完全競爭市場;2. 中國作為石油進口大國,對超大型油輪的交易關注度還需要再提升;3.油輪運輸市場處在一個以固定市場為主,多邊市場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市場中有時還是會出現新的競爭主體。最後,本文對中國運輸市場發展提出以下建議:1.面對強勁波動市場善用FFA等運費衍生品;2.面對非完全競爭市場善於利用買方優勢;3.優化進口船

隊結構,重視超大型油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