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剖面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地理 剖面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希瑟‧庫伯,羅伯特‧丁威迪,約翰‧范登,尼傑‧漢貝斯特,大衛‧W.休斯,翟爾斯‧史拜羅,卡洛爾‧斯托得,柯林‧史都華寫的 圖解太陽系:最權威的太陽、行星與衛星導覽圖 和(德)恩斯特·伯施曼的 西洋鏡:中國寶塔I(上下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 均受流域文化的巨大影响,在历史脉络和地理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彼此关联的地方特色。 ... 湖北利川市大水井李氏宗祠[17] □锦绶堂东视中轴线纵深剖面图□锦绶堂东向次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石國際文化 和廣東人民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研究所 倪晶瑋所指導 蔡湘羚的 疫後時代的住宅新思維-「防疫宅」的因應策略 (2021),提出地理 剖面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防疫宅、通風、空間機轉、動線分流。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黃承令所指導 何黛雯的 文化資產空間敘事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文化資產、空間敘事學、歷史場所、場所精神、空間意識、文化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地理 剖面圖的解答。

最後網站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洪堡德織起「生命之網」 - momo購物網則補充:藝術天賦促使洪堡德發明了許多以數字化為視覺圖像的方法,在《植物地理學》(Essay on the Geography of Plants)裡,他畫了一張版畫草圖,呈現的是欽波拉索山的剖面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地理 剖面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太陽系:最權威的太陽、行星與衛星導覽圖

為了解決地理 剖面圖的問題,作者希瑟‧庫伯,羅伯特‧丁威迪,約翰‧范登,尼傑‧漢貝斯特,大衛‧W.休斯,翟爾斯‧史拜羅,卡洛爾‧斯托得,柯林‧史都華 這樣論述:

  本書帶你飛臨太陽的日珥上空,攀登金星的火山,探索火星的沙丘,潛入木星深不可測的狂暴雲層──宛如身歷其境般飽覽太陽系的所有奇景。書中收錄大量以先進成像技術繪製的精細天體圖片,搭配超高解析地圖,以及令人歎為觀止的剖面圖,讓你細細觀察太陽系每個行星、主要衛星和各種小型天體的驚人面貌。     本書利用美國航太總署和歐洲太空總署的數據資料繪製的行星3D模型,彷彿將太陽系的行星和各式各樣的天體從夜空中抓下來擺在紙上,然後從表面到核心層層剝開,帶領讀者逐一檢視每個天體的驚人細節,全方位暢遊整個太陽系。     《圖解太陽系》除了剖析太陽、八大行星、數百個衛星,以及數以千計小行星和彗星的外觀和內部結

構,並透過一目瞭然的圖表呈現各天體的發現史,以及每一次重要的太空任務,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現太陽系的迷人知識。     每個行星皆以專章詳細介紹,包含以下主題:   ‧行星基本數據   ‧行星結構   ‧行星大氣   ‧行星內部   ‧行星組成物質   ‧行星研究時間表   ‧相關太空任務   ‧行星地圖   ‧行星模型   ‧行星地理特徵   本書特色     最權威的太陽系導覽圖,探索太陽系中所有天體的星空圖鑑,天文迷必備參考書   ․以美國航太總署和歐洲太空總署的最新影像數據繪製的全太陽系天體精細地形圖與剖面圖   ․透過史上最詳盡的電腦繪圖與資訊圖表,帶你深入太陽系的每個角落   ․以完

全視覺化的方式系統呈現太陽系中所有行星、衛星、小行星的:基本數據、組成物質、相關太空任務、地圖、模型、地理特徵   名人推薦     「本書匯集了最新的太陽系觀測資料與數據分析結果,是愛好行星科學的讀者必備的參考書。」──美國《圖書館期刊》重點書評( Library Journal, Starred Review)

地理 剖面圖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常常我會遇到一些朋友跟我討論,到底「閱讀」的價值跟義意在哪裡?

因為很多人會有一種感覺,閱讀是很花時間的。然而當他們知道,我從2005年的4月份開始,一直持續推出「有聲書評」到現在;這意味著我是一個很大量的閱讀者。

甚至於,他們會用一些想法跟我討論,他們會告訴我:「你不是說『實作』才是最重要的嗎?實際去感受、體會,才是一個真正重要的關鍵嗎?」

「而且呢,那些已經寫成書的,不就是別人已經固定下來的知識跟觀念;然而真正的創新,可能是還沒有任何書本寫得出來的。所以『閱讀』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所以對他們來說,結論就是關鍵在於「好奇心」跟「實做」;而不是讀了多少書啊!「大量閱讀」在他們的角度來說,可能呢是一個框架。甚至於,沒有那麼高的必要性。

那如果談到「好奇心」,我想舉一個人物。大家應該可以公認,他可能是人類史上,數一數二具有「好奇心」的人。他是誰呢?達文西。

我們知道喔,達文西不只是在藝術層面的成就,更重要一點是,他對於現代的醫學,也是一個指標性的人物。從他留下的許多資料跟手稿裡面,他是一個實作的專家跟大師。

有大量的設計圖,包含還在概念發想中的飛行器,或者是人體的解剖。那在「人體的解剖」的部分,最有名的就是,他會在半夜偷偷跑到墳場裡,把那些剛埋下去的死人挖出來,去做解剖學的實作。

他一切的延伸跟發展,都是他自己透過「好奇心」跟「實作」而產生出來的。可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達文西除了「好奇心」跟「實作」之外,有一個資料告訴我們。

他只光在1503年到1504年,這一年中間,他自己的藏書,至少收集了116本書。別忘了喔,在他那個年代的書籍的概念,跟我們現在是不一樣的。在他那個年代,書籍的取得很困難,而且很貴。

所以呢,他居然在這一年的期間裡,蒐集了116本書。你想他會是蒐集在家裡附庸風雅的,還是真實的去讀、去研究的呢?

不止如此,這些書涵蓋的主題包羅萬象,從解剖學、醫學、自然史,一直到算術、幾何、地理、天文學。還包含了哲學、語言、文學…等等的作品。

甚至於是宗教的書籍;總之呢,這位在過往的印象當中,大家覺得他比較喜歡「做實驗」勝過「閱讀」的人。他所擁有的藏書,別忘了!是在1503年那個年代,都是這麼的大量。

事實上呢,「大量閱讀」對達文西來說,反而是他的「好奇心」跟「實作精神」當中,重要的背景知識。好,所以談到這裡,你覺得「大量閱讀」是限制住你的創意嗎?

再來,如果用同樣的邏輯延伸來看,我也曾經遇過很多,在做創意工作、創作工作的朋友。我都會鼓勵他們,好好的安排跟規劃自己的時間,要有記錄「時間帳」,並且分析自己時間使用的習慣。

他們總告訴我,他們覺得做這樣的一個事情,會限制住他自己,似乎他的創意會因為記錄時間、規劃時間、管理時間,而造成了限縮。

可是,如果回到達文西的例子,他的「好奇心」跟「實作精神」,並沒有因為「閱讀」被限制,反而因為「閱讀」而更有延伸。

那麼請問你的「創意」,究竟會因為你好好的規劃、管理自己的時間,而被限制;還是因為你好好的規劃、管理自己的時間,讓你的創意有更好的發展呢?

為了幫助大家的理解,我打個更容易懂的比方好了。小時候,我們可能都上過作文課。我每一次喔,在面對作文課的時候,我都很怕老師出一個題目,這個題目叫做「自由題」。

所謂的「自由題」,就是從「定題」開始就要自己想。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哦?

如果老師定一個確切的題目,比如說「我的志願」、「我的爸爸」、「我的媽媽」 ,就算自己覺得這個題目有夠爛、再難寫;你會發現,至少題目就先訂在那裡了;兩個小時的作文課,你怎樣都還是可以擠得出一些東西。

但是,如果是「自由題」的話,可能兩個小時的作文課,前面一個半小時,只光想到底要寫什麼題目,就已經想破頭了。而最後,終於把題目定下來之後,你也沒時間可以寫了。

所以,在我過去的經驗當中,老師只要一出「自由題」,通常我的作文,都要等到隔天才有辦法交給老師。其實,不管你的創意輸出形式是如何,真正能夠幫助你發揮無限創意的,往往是建立在「限制性」的基礎上。

就好像是一個再會畫畫的畫家,他的畫總有「邊框」不是嗎?一個專職的寫作者,你總有「主題」、你總有「截稿日」。

如果拉到更大的格局來看、來想的話,人生不正是因為他「有限」,沒有人能夠有永恆的生命。所以,我們才要好好的過自己「有限的一生」;在「有限的」人生當中,盡可能的去發揮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啊!

所以今天的內容,雖然東聊西扯。但是呢,我希望你能夠收下的,就是永遠不要把「限制」當成是「限制」。當然了,「閱讀」它其實不會限制住你;你會因為閱讀而受到的限制,是因為你先幫自己設限了,並不是閱讀限制了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即將推出一門「線上課程」,課程的名稱叫做「時間駕訓班」。

它能夠幫助你有效的安排自己的時間,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價值。從眼前的任務怎麼樣如期完成?到你生命的長河當中,怎麼樣發揮更多的可能性?

這一門課,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請你拭目以待,並且也期盼你,能夠在我們課程推出之後,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疫後時代的住宅新思維-「防疫宅」的因應策略

為了解決地理 剖面圖的問題,作者蔡湘羚 這樣論述:

疫情爆發後,改變人們所熟悉的日常,影響擴及至經濟、工作、社交距離與生活習慣,促使人們開始對防疫的重視,為了減少外出移動與接觸,居住空間成為唯一可自由活動的場所。因疫情影響,深切瞭解傳播途徑的重要,居住生活的空間有了更多訴求與關注。開始思考如何降低居住空間的傳染率,達到防護、阻菌與抑菌之防疫宅,且為安全無虞的住所。本論文透過文獻探討、田野調查、測繪紀錄、設計策略與模擬,將室內空間進行預設功能和通風規劃,家庭成員人設模擬在防疫期間,產生空間機轉的可能性。對於室內空間,隔斷出兩個獨立空間和套房配置的規劃,具有隔斷出入和彈性出入之功能,讓平時居家與防疫期間產生動線的分流,互不影響生活起居的運作。而居

住的坪數與隔局,是決定防疫宅形成的關鍵。家庭成員的人數、年齡、職業與習慣不同,空間須有即時性的調整。進入居檢期間,室內的通風是阻斷病菌傳播的一種手段,成為全面性的優勢。讓整體性的空間,具有可適應突發變化去調整、彈性運作與具有回復力的應變能力,強化安全的生活與阻隔病菌的環境,達到防疫宅的宜居健康空間。

西洋鏡:中國寶塔I(上下冊)

為了解決地理 剖面圖的問題,作者(德)恩斯特·伯施曼 這樣論述:

本書是西方最早系統研究中國寶塔的著作,初版於1931年,收錄了520張插圖和照片、27萬餘字考察報告。全書共分三章,第一章梳理了寶塔的定義、歷史,簡要介紹了自然風光、藝術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寶塔範例。第二、三章按照寶塔的體積、材質、結構、用途等將寶塔細分為十二類:第二章呈述了“大型寶塔”的“主要形式”,包括級塔、天甯方塔、疊層塔、層塔、外廊層塔、琉璃塔、石塔、群塔;第三章討論的是寶塔的“演變形式”,包括鐵銅塔、墓塔、香塔、內塔。經歷了近百年的變遷,書中的很多寶塔已經不復存在,使得《中國寶塔Ⅰ》成為後人無法超越的里程碑。 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

73—1949)   德國皇家柏林工業高等學院(柏林工業大學前身)教授,中國建築攝影鼻祖,全面考察和記錄中國古代建築的第一人。1906—1909年,在德意志帝國皇家基金會的支持下,伯施曼跨越14省,行程數萬里,對中國的皇家建築、寺廟、祠堂、民居等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張照片、2500張草圖、2000張拓片和1000頁測繪記錄。1932年,伯施曼受邀成為中國營造學社的通訊研究員。   1933—1935年,被特聘為中國傳統建築遺產顧問。出版有《中國建築與景觀》《中國建築》《普陀山》《中國祠堂》《中國建築陶藝》《中國寶塔I》《中國寶塔II》等作品。 第一章 中國寶塔

:它們在自然與藝術中的形象 2 第一節 自然風光中的寶塔印象 16 第二節 自然景觀中的寶塔案例 50 第三節 藝術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寶塔 第二章 大型寶塔的主要形式 58 第一節 級塔 118 第二節 天甯方塔 143 第三節 疊層塔 175 第四節 層塔 255 第五節 外廊層塔 299 第六節 琉璃塔 356 第七節 石塔 408 第八節 群塔 第三章 寶塔的其他形式 426 第一節 鐵銅塔 456 第二節 墓塔 526 第三節 香塔 539 第四節 內塔   前言 中國塔建築,歐洲人習慣稱之為寶塔,需專辟領地全面闡述。究其直接原因在於人們將其列入不同的建築類別

,並視為優秀的藝術品和宗教文物,以品別其中的興味。自1909年考察中國建築歸來,我便著手從事中國建築藝術與宗教文化的研究工作。在調查和研究過程中,自始至終,寶塔都格外吸引著我的注意力,接著便展開了專門細緻的研討。這也符合本研究領域的核心要義。在中國精神文化的領地,存在著清晰可辨的兩個部分:即中國古代思想因素和後傳入的佛教因素,二者相互關聯,同時並行。因此,在建築研究領域,對中國建築的營建,也必須從整體上依據這兩個方向來進行劃分。這一基本的劃分,我在此前的著作中已有勾陳:1911年出版的《普陀山》是關於佛教觀音道場的個案研究,1914年出版的《中國祠堂》則涉及了中國古代祭祀儀禮場所—宗廟和祠堂—

的探討。當前這本有關佛塔研究的著作則呈現出了宗教母題的轉換,這將有助於在建築研究領域進一步明晰地描繪出中國文化的雙重視域。 本書脫稿成文,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祠堂》出版至今,相隔之久,可一目了然。而這一過程卻對本書的內在精神和研究目標,都有著根本性的影響。早在1914年,就我自己手頭的材料,已經據其特徵編排就緒。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我參加了戰爭,而戰後的頭一年,我領導了東普魯士戰爭墓地的拆遷安置工作。因此,戰爭期間以及戰後的那一年,本書的研究工作幾乎沒有什麼進展。然而,在林林總總的重大損失和創傷中,在持續的混亂中,我們的領導層覺醒,堅定地開始推動德國重建。伴隨著德國文化領域

的重建,我也重新開始推進因戰爭而中斷的研究工作。 我的1906—1909年中國考察,以及隨後持續進行的研究工作和成果的出版之所以能夠實現,得益於我們的外交部門。而1921—1923年,中國寶塔相關材料編排處理工作的推進,以及階段性的完成,同樣也有賴於他們的支持。與此同時,新近成立的遠東學會為我的研究計畫提供了一筆豐厚的資金,解決了搜羅和加工材料時需要支付的酬勞。那時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必須從根本上超越和拓展個人的研究材料和觀察的範圍。在此前的研究著作中,主體材料都來源於自己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在當前的著作中,這些材料只是一部分,當然,依然是數量非常可觀的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世界格局

發生巨大變化。與戰前相比,東西方于內於外,都走得更近了。我自踏入東亞伊始,自始至終堅定地認為:東方民族,尤其是中國,與現代開化民族門第相當,並駕齊驅。這一看法曾經甚為流行,而現在中國問題重重,其合理性則取決於一個更為有效的解釋。儘管深陷逆境,但人們在學術研究上肯定不會一成不變。若人們能像全面關注東西方在經濟以及政治方面的緊密交流一樣,同時也關注那些帶有明顯的精神和物質文化特徵的領域,那將多麼美妙。若是能努力去探討從史前時期到當代,中西方文化之間的深層關聯,結合過去兩個世紀以來,尤其是考古和藝術科學領域,借助日本和中國學者的記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定會發現:亞歐所有民族在發展的過程中深深地相互影

響著。此一研究視野也影響著寶塔宏闊領域的考察,自然也超出狹窄的中國視野之外。 “正所謂所見所期,不可不遠且大;然行之亦須量力有漸。”研究寶塔進一步的目標是要探求寶塔形式的起源、用途和演變過程,及其在整個東亞藝術大圖景中的位置。這一目標應該置入歐亞文化交流的背景中,成為內在的驅動力。然而,主要工作還必須限定在具體任務上,即就中國寶塔的整體進行全面而細緻的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海外已經出版了不少關於中國寶塔的資料。戰後,先是一些德國的學者或者藝術愛好者從遠東的監獄或遠東被遣返,接著大批人員被中國政府驅逐。他們拍攝的有關中國寶塔的照片和報導也可以為筆者所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十年,也是德

國在遠東勢力擴張的時期。這一時期,德國學者、商業人員及旅行者拍攝或從別的途徑在中國獲得了一些照片。現在,這些老照片也可以作為新的材料有計劃地補充進來。這些圖片資料相當重要,因為它們能夠表明中華帝國的所有省份與寶塔構成的系統序列存在對應關係。與此同時,也很有必要借助中國古代樓臺的相關歷史文獻,特別是記載其宗教意義的書籍,去理解業已形成的形式圖景。這類古典文獻十分重要,好在歐洲存量可觀,而且查閱也相對方便。還有相關的中文典籍,尤其是大百科全書式的《古今圖書集成》,以及州、府、縣和寺廟的相關志書。這些已在優秀的中國專家的幫助下進行校勘,進而完成翻譯。本書的第一章,列述了一些文獻。因而,最初框架就是以

中國為基礎來呈現寶塔這一建築藝術的細緻圖像。 時間很快到了1923年,有關寶塔的進一步研究工作,又中斷了好些年。這期間,筆者完成了其他大量中國建築研究的工作,尤其是從純粹形式的角度對中國建築的探討,並且出版了相關著作。同時還參與了中德文化和學術交流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兩國關係變得更加緊密。當然,在這期間,我也不斷補充中國寶塔的研究資料。1928年,書稿本來已經可以付印,但情況又一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需要再一次從根本上進行擴展和調整。 首先,喜仁龍出版了關於中國藝術的皇皇巨著,還有一些尚待出版的著作也涉及許多新的寶塔。1925年日本學者關野貞和常盤大定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中國佛教史跡

》,對中國佛教遺跡進行了探討,1929年全部完成。該書收錄大量中國寶塔的圖片,以及中文和日文的文獻資料。現在需要把所有新的、有價值的材料都涵蓋到中國寶塔的研究著作中來,尤其是相關的日文著作,在一些精通日文的中國朋友的幫助下,將其翻譯出來。這樣一來,就需要對原有的材料進行重新整合,範圍比原有的擴大一倍多。需要將中華帝國十八行省的550多座寶塔和塔林,根據其形式、景觀和歷史特徵進行分類。由此,可以為中國寶塔建築的完整歷史找尋到基本原則。寶塔的歷史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中國佛教的歷史。實際上,本書結尾處,還會嘗試著按照歷史順序呈現中國寶塔。 在研究目標和材料上的這些擴展,進一步促使我們的相關闡述更加集中

地限定在晚清十八行省的遺跡上。對於東北地區、蒙古地區、新疆地區和西藏地區只是稍作涉及,國外的塔更是一筆帶過。就連佛教的起源地印度也只是提到一些思想觀念上的聯繫,以及一些有深遠影響的例子。關於這些寶塔,我們有古時的記載,也有現存的例子,且數量龐大。 最後,對於本書的內容和目標而言,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了一些調整。1930年已經定稿,第一部分在秋季開始排印,且在一年內完成。第二部分在隨後的1932年秋接續出版。 涉及的範圍如此之廣,550座單體寶塔或塔林的序列如此之繁複,這樣材料的分期分類,對於寶塔的描述就顯得格外關鍵。單一地按照空間或者時間進行排序,都無法充分地認識到古建築特有的本質特徵。在

中國所有的時期,風格上的相同或斷裂同時並存,從而使得系統的認知也相應變得複雜起來。因此,在中國藝術的大部分領域中,容易招致這樣的危險,即在對相關問題和關係進行探討時,沒有足夠的比較材料,或者確定的發展序列。要想建立這樣的發展序列,必須掌握大量我們熟悉的資料,並把形式的探討作為起點;同時根據形態和完滿性上的相同或相似,確定完整的寶塔類型。這樣的嘗試對研究目標的實現而言,可行且有效。有些寶塔的類型區分明顯,同時又通過中間類型相互關聯。 於是有這樣一個顯著的、幾乎可預見的事實:中國古代樓臺的某些形態與其所處的景觀空間的制約相關,也與特定時代相關。每個類型中,可能在空間和時間上存在一些共性。依據這些

共性,在本書章節中自然地進行分類。在每一章節中,分述各個類型的特徵,結合各自的塔例,對一些共屬的形式進行探討;而在同一個類型內部,則依據空間和時間進行排列。立足手頭所掌握的圖片和文字材料,對寶塔的探討,或概述,或詳盡,或寬泛,卻也都得其要義。在《中國寶塔Ⅱ》涉及北京一系列寶塔時,情形尤其如此。本書的最後會另辟章節專門討論天甯塔、喇嘛塔、多級塔,並對中國寶塔及其意義、形式和歷史進行綜合概括。 中國寶塔分佈之廣,數量龐大。若要建成一個系統的序列,前提條件就是在整個領土的巨大空間中,理清寶塔之間,以及不同寶塔類型之間的關係,描繪出一幅巨大且完整的圖景。《中國寶塔Ⅱ》的最後章節中,試圖在個別已有研究

成果的基礎上,繪製出中國寶塔建築史的鳥瞰圖,這樣看來,貌似可以通過單個部分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來完成這項研究。然而顯然,這項工作本身範圍太大,只能作為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起點而已。正是這些或簡或詳的個案描述,為我們指明了研究的方向。重要的中國寶塔,現在收羅進來的肯定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另外一些,迄今尚不為我們所瞭解,或者只是略微提到罷了。我們必須盡可能多地網羅整個國家不同地域、具有典型意義的寶塔,這樣才能給出最有力的解釋。 任何一座單獨的塔與寺廟的關係,都要在繪圖、攝影和景觀畫中有所反映和記錄,其地理方位的文獻,只有很少情況下會用到,也需要有完整的解釋。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來要遵循的行動方向可

以參照艾鍔風和戴密微在泉州工作多年的研究成果。新近他們有一本詳盡研究福建泉州寶塔的專著。本書關於石塔的討論中,也涉及該塔許多重要的細部。只有對其他大量寶塔進行類似的全面細緻研究,洞悉各個方面,將來才能夠全面評價寶塔建築的成就,才能理所當然地把它們歸入中國宗教文化的大歷史中。 當前研究所用的方法,及後面學科討論的方法,完完全全立足於歐洲的學術傳統。儘管在將來,中國學者會擔負起責任,在這條康莊大道上發揮主導作用。他們的研究能夠依據最為詳盡精確的本土知識、實物,以及歷史文獻,也會採用新的方法,把中國和歐洲學者的研究進行整合。1911年清朝政府倒臺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和進步。年輕的中國所擁有的

活力和自我意識給精神文化領域帶來了學術研究和語言自身構詞的急劇變化。這將在中國學者未來的學術研究中得到最好的說明。在建築研究領域,特別是古建遺跡考察和重要的古建文獻整理研究中已湧現出了一些有價值的成果。西方意義上的中國現代學術大發展的時代指日可待,中國人必將引領中國研究。 本書的完成得益於諸多同仁的協作:建築師卡爾· 克雷茨(Karl M. Kratz)依據我採集的繪圖和照片,完成了幾乎全部的測繪圖;容尼· 黑夫特爾(Jonny Hefter)負責翻譯中文文獻;劉奇妮(Liu Cienye)負責翻譯日文資料;我自己則完成了最後全部的撰寫工作。尤其是在詩歌的翻譯上,力求盡可能地保留原來的詞序和

韻律,尤其是音節數,同時又能擁有德語詩歌的音律和意蘊。很多情況下,可以實現兩者的統一,這也表明即便那些言簡意賅、難度甚大的漢語文本,也是可以被忠實地轉換過來,甚至超越它。但是,這種情況下必須放棄原有的押韻,犧牲詩句中蘊含的多重興味。詩歌文字多由T.C.曾(T. C. Tseng)講師抄錄,也有一些由工程類碩士畢業生申成(Cheng Shen)完成。前面提到的常盤大定和關野貞兩位先生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們慨允我引用《中國佛教史跡》中的圖片資料。此外,還要感謝喜仁龍、艾鍔風、福蘭閣、海尼士、喬治·魏格納、W. 林普裡希特(W. Limpricht)、梅爾徹斯等諸位教授。現藏於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

物館的徐家匯博物院的寶塔模型是本書的一個重要基礎。對以上所有的這些,還有那些只是在清單中提及名字的圖片作者們,致以誠摯的感謝,感謝他們的參與和協作。我自己手頭現有的材料,也並非全部都要採用,如果遇到其他更好的材料,也會放棄它們。另外,肯定也不會採用超出限定主題框架的翻譯材料。歐洲文獻本身也只是用到了一部分,目前可參用的文獻可謂汗牛充棟,有些重要的文獻也可能被忽略。 在中文著作中,有大量豐富的寶塔圖像,本書只採用了麟慶(Lin King)的遊記著作,幾乎沒有怎麼使用那些帶有寶塔的、著名的、為數眾多的、獨立的繪畫和繪圖。大量使用這類材料,或許超越了當前的使命,即研究古代建築的真實存在,而是要走出

純粹繪畫的藝術領域,因為這大約只是它的一個方面而已。 文中圖片的編排遵循雙面都使用方便的原則,將同類的塔,或者是同一座塔的不同圖片以及同一座塔的不同細部,排列在一起,以便直接進行比較。考慮到圖文並排的視覺觀感,圖片中塔樓與其細部的比例盡可能地彼此適應,而寶塔的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則毫無例外,幾乎都選用了1∶300的比例。 為了追求圖文的完整性,文本中完全省略了注釋。必須的說明直接放進了文本敘述中,或者有時候只是擇要標明,詳盡的解釋和標注可以參見《中國寶塔Ⅱ》末尾寶塔的地理一覽表,該表中列入的寶塔的資訊全面且準確。表中那些連續的、不同的小數位記號,與文本中提到和討論到的寶塔,以及圖片下面的

編號,都可以一一進行對應。文末還有另外一些圖表,或按照寶塔營建時間,或按照材質和規模,做了進一步的編排整合,同時還列出了相關文獻資料。文本中涉及到寺廟、寶塔、山川、河流和歷史人物,其名稱都保留了漢字。與之相反,為了避免文本過於冗繁,帝王和皇帝年號則都略去了漢字,因為任何一本相關手冊中,根據給出的年代都很容易查找出來並確認。州府、地區、城市和地名的中文名稱,基本上只是在《中國寶塔Ⅱ》末尾地名一覽表中出現。 漢字的德文意思主要參考了福蘭閣的解釋。為了保持圖文的整體性,進行了*程度的簡化。文中漢字的發音,送氣音和不送氣音會用符號進行區分,區分符號作為重音符號放在最近的母音上,除此之外,就不再使用其

他的區分符號了,更多時候則是通過不同的書寫方式進行區分,如“tze”“tse”和“te”,這對於內行來說,很容易區分。多次出現同屬一體的概念,如地區名、州府和城市名、山川河流名,以及一些別稱,則用一個詞語來統稱。當然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如此,所以有些寺廟和湖泊的名稱會分別同時使用。或許將來若是進行文本上的修改時,可以試著將固定的概念用一個完整地多音節的語彙進行概括。第二格或者複數必須加“s” 的用來表示強調,在漢語詞後面幾乎完全不用。因為這種構詞法在德語語言中本身已是一個問題,若是用在漢語詞彙上,就讓人難以接受了。文中少量出現的梵語名字,同樣完全沒有用符號區分,很多時候只是為其選擇一個最簡單的書

寫方式,這種書寫方式可能很少會用到,但是也幾乎不會造成誤解。儘管如此,在這些語言問題,以及漢語翻譯的基本問題上,還是要請求專家們的包容,因為我並沒有想將之提升到純粹哲學研究的高度上去。 最後,為這項令人愉悅的使命,我要向外交部、德國科學應急學會,德國東亞藝術協會及同仁,表達我誠摯的感謝,感謝他們在本書出版,還有物質上提供的支持和幫助。  

文化資產空間敘事之研究

為了解決地理 剖面圖的問題,作者何黛雯 這樣論述:

本文探討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價值如何被人們所理解,如何透過空間敘事的方法,作為意義的創造,進而成為理解文化資產的取徑。文化資產作為敘事的文本(text)或事件(event)的見證,事件往往發生於特定空間與時間之中,為歷史敘事中以空間作為敘事主體的方法取向,作為解釋或理解事件的特殊方式。歷史場所的整體性討論亦關乎保存價值特徵的詮釋與呈現,以及場所精神(Genius Loci)的意義述說。文化資產空間的敘事,以敘事視為詮釋的方法,作為一種行動或再現,意義透過主體意識的視域開展得以體會,而當主體意識進行敘事的表述,也如同濾鏡般的再現或詮釋所謂真實的探究。本文考察臺灣文化資產保存修復實務上,對於文化資

產所在的歷史場所的整體性與真實性保存觀念的時勢問題。在城市現代化過程的徵候,重新觀看文化資產空間作為社會產物以及使用價值,建構文化資產空間敘事的方法,透過以空間作為敘事主體的歷史書寫詮釋,以助於文化資產的理解與保存。而在文化資產敘事空間的設計與詮釋呈現,將論及如何透過空間的再現來創造意義,空間的敘事與空間的設計生產作為地方創造的方法。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獻史料收集、實地田野觀察、測繪與深度口述歷史訪談以建構空間敘事文本內容,包括:實存空間敘事文本、歷史空間敘事文本、行動空間敘事文本,以及經驗空間敘事文本的建構,透過言談分析與敘事研究的方法進行空間敘事的工作,敘事也視為文化社會行動,主體經驗生產與自

我教習的過程。本研究建構文化資產空間敘事的方法學,包括:文化資產空間的敘事特徵與意義創造;文化資產敘事空間的設計與詮釋呈現;文化資產詮釋行動與地方創造,透過文獻理論評析到實務經驗的案例樣本研究,探討論述與實踐之間的困境與契機。研究結論:首先透過空間敘事研究多樣文本內容的研究,作為理解文化資產生命的取徑,強調歷史場所「存在」的重要,透過人地共生的關懷,文化資產保存的行動、參與、詮釋與實踐的過程,共譜文化資產空間的生命敘事。第二,強調在地參與的詮釋行動,開展以人為本的永續實踐,進而由物質性保存轉向文化社會理解,參與在地行動的強調,有助於文化價值與當代重新連結,以共創未來,以場域脈絡性的保存思維,落

實文化保存於民眾生活之中,亦為文化資產從再利用到再生活化的期待。第三,藉由空間敘事的詮釋行動,作為主體經驗生產與社會自我教習場域,經由社會力的啟動到再社會化的體現,透過文化資產價值特徵的指認與共同經驗的再生產,以再塑地方感,亦即經由再社會化過程,導引出文化資產對於城市公民的意義,並建構文化資產空間敘事作為中介文化空間治理分析模型與文化資產敘事空間設計的詮釋內容與方法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