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昭華,王敏銓寫的 商標法之理論與實務(六版) 和王孟筠的 智慧財產權與公平貿易之探討:TRIPS第三十一條修正案研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本院沿革-IPCC - 創新、專業、公正 -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也說明:我國於91年1月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成為該組織第144個會員國,並受世界貿易組織協定附件之一「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元照出版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科技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李素華所指導 張育華的 探討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專利暫時豁免之必要性 (2021),提出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冠疫苗、智慧財產權、強制授權、豁免專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馮震宇所指導 賴怡蓁的 共同著作法制之比較研究──以我國及英國法為中心 (2021),提出因為有 共同著作、共同作者、共同創作、共有著作權、英國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的解答。

最後網站非違反協定控訴於「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可適用性之 ...則補充:徐揮彥,月旦知識庫,整合十大資料庫交叉檢索搜尋,是法律學者,實務工作者,法律學子學習好幫手!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商標法之理論與實務(六版)

為了解決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的問題,作者陳昭華,王敏銓 這樣論述:

  ◎商標法是管制市場競爭秩序的法律之一,隨著商業市場持續演進,商標法的主題也不斷推陳出新,出現各種新類型的使用方式,以及在商標法領域中的新興議題。   ◎全面性鳥瞰商標法領域,對各個主題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說,內容包括商標的種類、商標註冊、商標權的效力與限制、商標權的異動及消滅、商標權之異議、評定與廢止、商標權的侵害與救濟、商標權的國際保護等。   ◎立基於理論的整體結構,融會我國實務最新見解,使學習者能體系化地掌握商標法的全貌與最新發展。商標法也是國際性的法律,歐美實務見解及國際公約不時與我國實務互動。   ◎在主要議題中闡明歐美相關立法例與判決,與我國實務見解相互對

照,欲對商標法深入學習者亦可從本書獲得進一步鑽研的線索。

探討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專利暫時豁免之必要性

為了解決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的問題,作者張育華 這樣論述:

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肆虐全球,截至2021年6月5日為止,全球至少371萬4923人死於冠狀病毒疾病,至少1億7249萬9930例確診。快速發展的COVID-19疫苗,成為控制疫情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各國間疫苗接種率的差異日益擴大,供應鏈整合不易、關鍵原物料短缺及疫苗專利等都被認為是造成疫苗供應不足且不均的主要原因。豁免專利的提案最初由南非和印度提出,原提案之豁免範圍係與預防、遏止與治療COVID-19相關的所有事項,修正版提案將豁免範圍限縮於預防、治療與遏止COVID-19之「健康產品與技術」。今(2021)年5月美國宣布支持世貿組織豁免疫苗專利提案,引發產業界

及各國領導人展開相關討論。本研究彙整相關報導及發表,認為簡化強制授權制度不足以解決疫情,且暫時豁免疫苗專利有其必要性,也進一步透過PEST分析,討論豁免專利之提案對台灣相關產業可能帶來的影響。基於人道考量及有助於疫苗普及化等理由,本文建議我國應該支持美國暫時豁免疫苗專利的提案,除了希望透過國際合作及早終結疫情,也期待藉此為國內廠商帶來更多代工機會、形成完整的疫苗產業鏈,並加速開發次世代疫苗及mRNA疫苗相關應用,為台灣生技業帶來正向影響。

智慧財產權與公平貿易之探討:TRIPS第三十一條修正案研析

為了解決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的問題,作者王孟筠 這樣論述:

  2017年1月23日,TRIPS第三十一條之一修正案(Article 31 bis)正式生效。   TRIPS第三十一條之一修正案的通過,讓以「自由貿易」為主流的世界藥品市場,釀起朝向落實「公平貿易」發展的新契機。   TRIPS第三十一條之一修正案的通過,是低度開發國家在藥品取得案上的一大勝利,具有跨世代的歷史意義。   TRIPS主要包含「貿易面向」(Trade-Related Aspects)與「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兩個概念。在貿易面向的概念上,即指涉跨國商業權益關係的經濟交換活動;智慧財產權,可區分為「智慧財產」與「財產權」兩個部分。

  在強調自由競爭的智慧財產權貿易下,因貿易保護措施,自然出現不公平現象。但貿易不公平現象若是在貿易過程中,因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的濫用,持續有利於特定一方,即造成阻礙階層流動的結果,影響世界貿易朝向富國越貴、窮國越貧的極端化發展,帶給中低發展國家,更不利發展智慧財產權的條件。如發現藥品專利權的保護措施,卻意外造成瘧疾、愛滋、結核等重大疾病專利藥品之出售價高而不可攀,且缺乏替代專利藥生產出平價堪用的學名藥,使得瘧疾、愛滋、結核氾濫的中低發展國家,因為明顯欠缺製造藥品的能力,或藥品製造能力不足之故,而陷入無藥可用的困境。   本書剖析國際關係中藥品專利之保護到開放的進程變化,將「與貿易有關之智

慧財產權協定」第三十一條之一(TRIPS 31bis)修正的談判結果,推至「自由貿易」與「公平貿易」的專利制度發展歷史脈絡進行探討。解析低度開發國家(less developed countries),何以抗衡富強國家(rich and strong country),策動自由貿易觀念反思,改變世界藥品貿易市場,強調專利權保護,所造成的高價壟斷局面。 本書特色   1.幫助有興趣於國際政治經濟、專利制度發展、外交談判策略、國際藥品貿易研究的讀者,理解藥品智慧財產權發展的今昔變化。   2.深入瞭解TRIPS第三十一條之一修正案的歷史脈絡與產生因素。   3.收集近幾年較新之數據資料統計

做為參考。  

共同著作法制之比較研究──以我國及英國法為中心

為了解決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的問題,作者賴怡蓁 這樣論述:

隨著現代社會在藝術創作、科學研究等各領域的合作模式愈加多元與細緻化,造就了更多人際間合作或跨組織合作之機會,並大幅增加「共同著作」產生的可能性。複雜的分工與存在於私人間之非正式合作關係,也會提升共同著作人認定以及合理分配共有著作財產權應有部分比例之困難度,此對於經濟收益高度仰賴著作權利用之影視、藝文產業而言,可能將造成重大影響。然而,共同著作之法律議題在我國並未受到足夠的關注,與該主題相關的文獻及理論探討較為缺乏,恐已不敷實務需求。有鑑於此,本文將剖析臺灣現行與共同著作有關的法律規範、學說與實務見解進展,並找出共同著作及共有著作財產權制度在我國法下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和爭議,例如:共同著作人間之

合作與主觀要件、共同著作情境中思想與表達的區分、各著作人參與創作程度之認定……等,都是有待深入討論之領域;再藉由比較、研究發展久遠的英國共同著作法制,囊括英國成文法、判例法及學者意見,尤其是英國上訴法院於2019年所做成之Kogan v Martin案指標性判決見解,從中琢磨英國關於共同著作之思維與做法是否有值得我國參照之處,並援引一部分的德國、日本法見解為輔佐,以探討最適合臺灣共同著作立法及實務的調整建議方向。